最近一位朋友詢問,當歸、黃芪、黨蔘、白朮、茯苓一起熬湯,有什麼功效?今天就為大家講一講,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我們把這5種中藥按照中藥學分一下類,當歸屬於補血藥,黃芪、黨蔘、白朮屬於補氣藥,茯苓屬於利水消腫藥。可見大體上就是用於氣血虧虛而有水腫的病人。比如説平時我們常見的心衰患者等,在中醫證型上它就是屬於氣血虧虛,水濕運化不利,而出現下肢水腫。
黃芪:補氣健脾、昇陽舉陷、益衞固表、利尿消腫、託毒生肌。
黨蔘:補脾肺氣、補血、生津。
白朮:益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當歸: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一、氣虛水腫
從各種藥物的功能主治可以看出,除了黨蔘和當歸,其餘的黃芪、白朮、茯苓都有利水消腫的作用。黃芪和白朮主要是通過補氣健脾而起作用。而黨蔘和當歸又都具有補血的作用。
因為中醫講脾主運化,脾虛水濕就會停運,從而導致浮腫尿少,對於這樣的患者,我們就可以用黃芪補脾益氣、利尿消腫,標本兼治,黃芪是治療氣虛水腫的要藥。另外,黃芪配伍具有利水消腫的白朮、茯苓,又輔以黨蔘和當歸補血,氣血恢復水濕得運,消腫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血虛、失血癥
同樣黃芪也能補氣生血,治療血虛證時常配伍補血藥當歸,如當歸補血湯,就用了黃芪和當歸兩種藥。另外再加上同樣具有補脾肺氣、補血生津的黨蔘,具有益氣健脾、止汗作用的白朮,所以對於血虛症同樣適合。
黃芪配白朮,用於脾虛不能統血的失血癥,可起到補氣攝血的作用,如歸脾湯裏面就可以看到它們的影子。另外加上都具有補血作用的黨蔘和當歸,事半功倍。
三、食少、便溏或泄瀉、痰飲、帶下諸證
白朮以健脾、燥濕為著,被稱為“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脾氣不足,運化失健,水濕內生,常常引起倦怠乏力、不想吃飯、拉肚子、痰液稀且多、婦女白帶增多等問題,用白朮、黃芪、黨蔘補氣健脾,配伍茯苓進一步利水燥濕,從而祛除濕邪。所以對於有這些問題的朋友也是適合的。
總的來説,當歸、黃芪、黨蔘、白朮、茯苓一起熬湯,既能補氣又能補血,還能利尿消腫,氣虛不能生血,血虛無以化氣,從而導致水濕內停,出現水腫等多種表現。最常見的就是因為各種心臟問題而引起心衰的病人,可見面色蒼白或萎黃、乏力、頭暈、心悸、水腫等氣血兩虛徵象。5藥配伍熬湯,對於改善症狀具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