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哭泣時,家長經常説“不許哭”,最終只會傷害孩子
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乖巧的,聽話的,看着別人的孩子乖嗎,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乖。看着別人的孩子哭,自己就覺得別人父母應該耐心的勸導。然而自己的孩子哭的時候,就受不了孩子的哭聲,對孩子大吼,打罵,也成了常態,或者叫孩子不許哭,再哭就要怎麼怎麼樣。
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就容易哭,受到委屈也容易哭。我侄女就是那樣,稍有不合適就哭,總是被媽媽吼,媽媽不耐煩了就是會説:“不許哭,在哭就把你扔出去。”簡單粗暴,孩子也只是短暫的停一下,還是一樣的繼續哭。
哭,是孩子的一種情緒的表達,是一種發泄感情的方式,是減輕自己精神壓力的一種方式。孩子哭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長是不是可以問一下他的原因,找到根源和孩子一起解決呢?
下面是家長對孩子哭泣時常用的方式,其實是錯誤的。
1、不許哭
這應該是家長對孩子常用的方法,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強制的讓孩子停止哭聲。大人都有情緒,何況是小孩子。大人都知道,長期的壓抑會讓自己很不舒服,感覺就行得來抑鬱症一樣。孩子會是那種感受,長期的負面情緒,讓孩子形成心理疾病,自卑內向由此產生。“不許哭”只是家長自私的行為,是對孩子不負責的行為。
2、打罵抱怨孩子
有個別的家長脾氣暴躁,見不得小孩子哭,聽見孩子哭,就沒好脾氣,抓住就是一頓臭罵,甚至打罵,也許自己的氣是解了,但孩子呢?孩子當然不喜歡這樣粗暴的行為,這隻會讓他感到更加的委屈,以更大的哭聲來表示自己的不滿,和自己的反抗心理。家長的做法,沒解決孩子的問題,還影響了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是得不償失的做法。
3、強制指出孩子的錯誤,要求立馬改正
有的孩子犯錯了,被責備而哭了,家長當場指出孩子的錯誤,並要求孩子改正,父母感覺自己做得是對的,能夠幫助孩子找到錯誤,只要孩子按要求改正就行了。其實呢?這時候孩子情緒很不好,他更需要的是,安撫情緒。如果是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的指出孩子錯誤要求改正,那就是不留情面,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心裏會產生牴觸情緒。
在孩子哭泣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時間,允許孩子哭泣,給他時間發泄。等孩子哭得差不多了,他情緒也就好很多了。然後再關切的問問他需要幫助忙?或者帶他出去玩一會兒,讓他忘記剛才的不愉快。
教孩子學會述説的同時,家長也要學會聆聽。孩子有委屈,有不滿,有煩惱才會傷心的哭。等他哭完了,給他一個擁抱,再讓孩子説出心中的不快,然後再“對症下藥”,幫助孩子走出陰影。
教孩子管理情緒,控制情緒,不要為點小事就哭哭啼啼。經常和孩子聊天,和孩子談心,瞭解孩子的每一步成長,有了家長的鼓勵與幫助,他會更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