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觀念裏面都是“養兒防老”,在老一輩看來兒子越多,晚年就會越無憂,以後也不需要擔心沒人養老了。
不過這可以算是比較古板過時的想法了,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認識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子女貴在質量而不在數量。孩子多了並不是意味着父母老了,就一定能夠老有所依。
之所以老一輩崇尚養兒防老,主要還是怕老年了自己能力不足行動不便沒人照顧無所依靠,如果孩子不孝順,那其實和孤寡老人也差不多,甚至還會被拖累得更慘,老年生活反而受盡磨難。
所以判斷子女的孝順值就顯得格外重要了,那麼父母可以憑藉什麼方面去判斷孩子是否孝順呢?
獨生家庭受家庭環境影響較大暫不分析,今天主要談談多子家庭。這種家庭更多是出現在以前的年代,經歷過時間的考驗和大數據的統計觀察發現,多子家庭中孩子的排序會一定程度影響子女的孝順值,在這方面父母可以酌情參考一下。
真實案例!老父生病卧牀,老大給一千塊“營養費”後直接走人,老三竟人都沒來。
這是我堂妹親眼所見的事例,她説以前是有聽説過兒女不孝的情況,但是親眼看到,從旁觀者的角度看都已經讓她深深地感受到子女不孝的話到了老年有多悲慘。
堂妹今年畢業到了醫院工作,正式成為一名護士,醫院真是一個看盡人間冷暖的地方。
她當時負責的患者裏面有一位快八十歲的老爺爺,每天給老人送藥或者打針的時候都只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和男人的家屬在照料着老人,一開始堂妹還以為這是老人的獨子。
由於老人的病情比較嚴重。住院時間較長,堂妹看護久了,一來二去也對老人的情況有所瞭解,在和老人和他們家屬交流中,堂妹才瞭解到,原來老人不只有一個孩子,家裏孩子不少,但爭執也很多,老人原以為多子多福,沒想到三個兒子裏面就出了兩個白眼狼。
原來中年男子還有哥哥和弟弟,家中一共三兄弟。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咬着牙省吃儉用還是把兄弟仨培養成人,不管怎麼説也是從來沒有虧待過幾個孩子。
尤其是老大,由於是家中長子,獨享過父母幾年的疼愛,而且結婚的時候老兩口還拿出養老的本錢給大兒子在城市裏買了房。
本來老大結婚時還想要買車,但是實在家裏不能一下子開這麼一個大洞,就和老大商量着過兩年再買,結果老大非但沒有體諒父母的不容易,甚至就此對父母不滿,覺得二老是想留給弟弟,讓他老大吃虧。
而老三這個人,作為家裏的幼子自小就在父母的寵愛和兄長的退讓中長大,沒有擔過家庭的責任,也不把這個家當作自己的責任,後來長大後去了其他城市讀書,就直接在當地定居下來了,這次老父親生病都住院了,還是覺得有兩位兄長扛着就好,自己連回來都沒有。
而自小生長在老大的強勢和小兒子的寵愛光環陰影之下的老二,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父母不注意,兄弟不考慮,結果沒想到最後在老父親病牀旁邊一直悉心照料的人是他。
當然這並非個例,很多親歷者或者過來人都直言:子女的孝順值取決於出生順序,而排行中間的孩子通常是最孝順的。
【老大】:作為父母的第一個孩子,這獨特的寵愛和地位讓他們容易感到理所當然
作為父母的第一個孩子,是在父母的期待和盼望中降臨的,初為人父母的忐忑和緊張還有喜悦都在這個孩子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而父母對老大的感情也是不一般的,在家中的地位也是獨特的。而直到有其他弟弟妹妹出生,在那之前作為家中的長子長女,家中老大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
而當弟弟妹妹降臨之後,老大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家人被搶走了,產生焦慮不安的感覺,而行為上也可能會做出一些變化。
比如更加突出自己,或者通過和年幼的弟弟妹妹比較顯示自己更值得疼愛等等,而弟弟妹妹還小的時候更需要父母的照顧。
老大可能會因為不能獲得父母的關注而因此心生怨念,覺得自己遭受到不公平待遇。加上父母通常會教育老大多多照顧弟弟妹妹,甚至多多退讓,這時候老大突然多出來的責任如果不做疏導也會讓他倍感委屈與不公。
【老二】:默默無聞不起眼的老二竟是最孝順的那一個
俗話説,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父母對孩子的期待關注與寵愛已經在老大身上把最大的熱情用掉了,所以很多時候老二不得父母的關注。
而前面有個老大作為榜樣,後面又有受寵的弟弟妹妹,老二很容易陷入無人關注的處境。就像是《請回答1988》當中的德善,家裏煤氣泄露父母把老大和小兒子都拖出來了,結果全部忘記老二了,最後德善自己爬出來了。
雖然劇情有點誇張,但是老二被夾在中間確實就是得到關注最少的那一個,而老二可能為了獲得更多關注而讓自己更加卓越和突出以博得家人的眼球,也會以更孝順的做法去獲得父母的疼愛。這樣長此以往被夾在中間的老二反而就成為最孝順的那一位。
【老三】:自小被父母兄長疼愛,不需要擔責,更加無牽無掛
相比老大的忍讓和老二的不起眼,幼子在家中就非常受寵了,同時也會因為年紀小而得到更多的機會,這讓他們相比之下需要承擔的責任更少而牽掛也會更少,對父母的關注也不會太多主動,畢竟一直是接受愛的那一方。這樣發展下去就會削弱他們為家庭付出的意識,不把原生家庭當一回事,而更加追求自我價值。
寄語
雖然有大數據統計推測出子女的孝順值與其家庭排序有關,但這也不是唯一決定因素。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孩子得到的教育,父母需要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去引導教育孩子,才有助於子女養成孝順的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