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啞鈴媽媽
80後已經退去浪潮,現在的生育大軍中,90後才應該是最大的主力軍。但是與80後完全不一樣,新生代的90後是一個光鮮而獨特的存在。
二十多歲的最美年華,90後卻出現了更多的“單身主義”和“丁克家族”,而且,這些羣體的人數不斷的攀升,形成了一種很鮮明的潮流。
那這些90後為什麼與前人不同,選擇成為不婚不育的主力軍呢?原來原因很多來自他們的父母。
父母給了孩子足夠的“自由與寵溺”,90後的孩子更追求個人獨立與享受。
90後的父母,大多都是享受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在這個“快速發展”的中國實現了物質條件的飛躍的一代。
舊時代的“食不果腹”或者“戰爭糾紛”全部已經慢慢褪去,留下的是相對豐富的物質生活。而且,在“獨生子女”政策的鼓勵下,這些相對富裕的家庭往往都只生育了一個孩子。
所以,4+2的家庭成員全部都圍繞了孩子這個“1”存在,這些90後在父母的無限“慷慨”與無限“寵溺”中長大的。
所以他們不僅有豐富的物質生活,在精神追求方面,也很大程度接受了國外教育理念的影響,追求個性獨立,崇尚自由與自我。
在危險而高尚地軍事醫護工作中,90後可以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最危險的一線中去;在最貧困而荒蕪的大沙漠等極限挑戰中,90後可以勇敢而快樂地突破人生中的瓶頸;在最奢華而多彩的潮流時尚界,90後是最亮麗而個性的凸顯。
他們會做多前人不屑做、不敢做的事情,當然,在享受人生,個人最大化中,孩子的想法也佔據了全部。
他們不願用婚姻、孩子將兩個人捆綁在一起,甚至他們中的很多人相信愛情是最好的相伴,而不是一紙婚約。而要孩子的話,有些90後不確定自己可以做好“父母”這個角色,所以乾脆就不生孩子。
所以,在這些90後中,他們心中最在意的,可能是如何更好的享受自我,更好的享受人生。
(一)父母的離婚率居高不下,讓90後的孩子們恐懼婚姻。
朋友王小立,92年,男性。
我曾兩次問過他:為什麼不結婚、不生孩子?
他有點苦笑的回答:“我不相信婚姻,真的,我父母在我初中的時候就離婚了!而且,我再也不想我的孩子未來跟我一樣,每天在父母的爭吵中惶惶不安!”
是的,全世界的離婚率年年都在攀升。
很多國外夫妻開始追求“純粹的愛情”,就是相愛的時候就在一起,不愛的時候就和平的分開,而這些也是很多國內90後的現狀。
他們的父母在婚姻中不斷地爭吵,甚至為了離婚不惜傷人、作惡,而這些兩人之間無情的互毆及傷害,不僅是傷害了夫妻雙方,也深深地傷害了年幼的孩子。
所以,在他們的生活中,覺得“婚姻”就是不幸的。
所以,當孩子成年後不願意走入婚姻,不願意放棄談戀愛時兩個人之間互相關愛的場景,他們甚至覺得只要結婚,生活中就只剩下爭吵了。
如果有了孩子,可能會違背初心,讓兩個人更加疲憊與痛苦,所以這些90後們就成為了不婚不育中的一員。
(二)父母從小過於限制孩子的生活,讓孩子疲於做一個玩偶。
鄰居家的孩子25歲,90後,是一個很漂亮的女孩,這個孩子現在是一名市場經理,收入穩定,學業有成。
但是這個孩子一度宣稱:不找男友,不結婚,不生孩子。
還記得這個孩子10多歲的時候,總是一個人獨自回家,很少跟大家一起玩耍。
她父母對她的管理就是“軍事化”的:每天上完學必須馬上回家,每天必須在家學習2小時,另外1小時是舞蹈訓練;父母從來不讓孩子在外面買零食吃;孩子的每一次考試都要求必須是90分以上。
到孩子高考時候,孩子想要學表演,父母不同意,直接則幫孩子選擇了醫護學校;畢業後,醫院改革,父母找關係到了一個親戚的公司,當了市場經理。
孩子曾經説過一句很驚人的話:
我的一輩子,就像是父母手中的玩偶,任他們擺佈。所以,我不會結婚,不會生孩子,我就想一個人安安靜靜地走完這一生。
其實,每一個現在看到的結果,都不是當下這一瞬間決定的,而很可能是以往的幾十年長期積累產生的結果。所以,改變“因”才是改變“果”的最重要的一環。
如果,想要孩子長大成人之後,相信愛情、相信婚姻,相信親情的話,父母一定要有兩方面的變化。
①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孩子是這個世間最美好的存在,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魂,有自己的人生,而父母可以做的,不是全盤寵溺,更不是全盤控制,而是要在“尊重”的前提下,去開明的對待孩子,讓孩子成長為一個獨立而健康的個體;
②家以“和”為貴。
在生活中,夫妻雙方不管感情如何,也不要過度的讓孩子牽扯到無盡的爭吵之中,真誠而平等的對待自己的愛人與親人,讓孩子的一生中感受到親情的温暖,從而也感受到愛情的美好。
愛的傳承,婚姻的傳承,孩子的傳承,都是每個人的人生中重要的一環,沒有對錯,只有心願。
願世上的孩子可以相互依靠,可以相互取暖,可以相信愛情,更可以相信親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