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期吃8分飽和12分飽,身體會有什麼差別?
很多媽媽對孩子多吃點總是有莫名的執念。
看見沒滿月的寶寶,老人會誇:“真是個大胖小子”,能不能吃成為判斷孩子健不健康的標準。
誰家孩子要是不和同月齡的寶寶比顯得瘦了些,寶媽往往會覺得自責,是不是我沒照顧好寶寶,讓孩子發育的慢了?
到了寶寶1歲之後,依然是大人求着孩子吃飯:
寶寶再吃一口,就一口……
孩子再添點兒,別浪費……
寶寶再吃一口,就一口……
孩子再添點兒,別浪費……
這些話是不是很耳熟?
在寶寶不能左右自己應該吃多少的這個階段,吃什麼,怎麼吃,吃多少,都是大人來控制,不當的餵養方案,影響的不光是嬰幼兒階段孩子每天的進食情況,還有孩子以後的飲食觀念和飲食習慣。
而儘量多吃,吃撐了沒關係,千萬別餓着,這樣的觀念對於嬰兒來説,可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對於小月齡的嬰兒來説
吃多了後平躺時,容易出現食物迴流。嬰幼兒胃在體內是橫着的,更容易出現吐奶、溢奶等問題,寶寶沒有自我保護能力,吐奶後嗆到會很難受,甚至還會出現窒息。
其次,對於幼兒來説
寶寶本身消化能力就比成年人要弱,長期吃的過飽,是對孩子胃部的持續考驗,弄不好就會消化不良,積食,還可能出現便秘、腹瀉等問題。
最後,對於兒童以及青少年來説
吃太多無疑會增加孩子肥胖的風險,想想我們大人為了減肥所做的努力,作為家長,我們不能讓孩子在自己不能控制的時候就形成肥胖的體型。
國家衞健委曾經發布過一項調查,我國6-17歲的兒童,超重率為9.6%,肥胖率達到16%,也就是説,超過16%的兒童不是肥胖就是超重。
而小時候胖,青少年時期胖,長大後瘦回來的幾率非常小,也非常困難。
那個時候更讓孩子難過的是,這個胖胖的我不是我自己造成的呀,都是我當初小不懂事,讓我媽把我喂成這麼胖,悔不當初啊。相信寶媽們都不希望遇到這一天。不僅是因為體型確實影響孩子的形象和自尊心,重要的是肥胖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健康上的副作用。
其實,在嬰幼兒時期,孩子就已經具備了根據能量需求調節進食量的能力,甚至可以根據實物的能量密度決定進食量。
有時候寶寶不想吃飯,這是身體給孩子發出的指令,真的是孩子不需要再吃了。但是家長掌握了控制孩子進食量的權力,剝奪了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
大人對孩子食量的改造能有多大呢?
疾控中心曾在幼兒園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偏胖的孩子,食量能達到普通孩子食量的2-3倍,和一個成年人無異,這些孩子沒有飽的感覺。就是因為寶媽們在餵養過程中,常常自作主張,忽視孩子的身體信號,將孩子養成一個“大胃王”。
很多小孩兒都是在這樣“愛”的最後一口中慢慢“撐大了胃”,成為圓嘟嘟的小可愛。
哪怕是面對長大後需要減肥的孩子,媽媽這顆豆腐心也會動搖,孩子,再吃點吧,早上得吃好/中午不吃晚上肯定會吃多/今天晚上都是你愛吃的,明天再減吧……
沒錯,理智中少吃的理念再強調, 爸媽們都敵不過自己心中不知道哪裏來的本能:孩子多吃點才好。
這個本能的觀念,還真不是最近才流行的減肥概念能抵抗的。
人類的基因記憶中,存有能使自己存活下來的趨向。食物匱乏的經驗比富足的經驗多太多。而且餓着的歷史也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久遠。現代作家阿城的小説《棋王》中,就講了在生存意義上,吃是最大的需求,能吃,這是極大的幸福。
所以老一輩兒人常説,能吃是福,看見寶寶吃的多,大人總是很開心,這也是因為他們小時候捱過餓,所以“能吃上是福”,這話着實沒毛病。
但與此對應,古代中國也有依據相反的哲理,叫“少吃惜福”。
佛學中有這樣一句話: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提倡的就是,不過度滿足自己的食慾,這是在保證自己的福氣能夠綿長,平安健康,壽命延長。
很多人都聽過吃八分飽正好這個概念,這其實是有道理的。
吃飯的時候,我們的大腦需要一個反應時間,一般實際上已經吃飽了的時候,還是覺得自己沒吃飽,還差一些,等到大腦覺得吃飽了,實際上這個時候已經吃撐了,所以吃八分飽正正好。
長期讓孩子吃到十二分飽甚至十五分飽,會給孩子腸胃造成很大負擔,而且讓孩子沒有吃飽的概念,養成只有吃撐了才算可以的習慣。
毫無節制不行,節制太過也不行,適度的吃,不多不少當然是最佳狀態,不過在如今這個吃喝不愁的年代,基因讓我們難以做到少吃,豐富的美食又時刻誘惑着我們,所以大家都是吃的過多,超過需求的,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強調的觀點就是:少吃更健康。
那麼到底應該讓孩子吃多少,怎麼才能抓住孩子該吃了和該停了信號呢?
如果用簡單的方式粗糙的方式來對照,想想孩子胃的大小,再看看給孩子準備的碗,所有的食物加起來需要多大的容積,這個結果就很清晰了:
主食:寶寶的兩個拳頭大小
水果蔬菜:寶寶兩個拳頭大小
肉、奶:一掌心
油脂:一個拇指尖
減過脂或熱衷計算熱量的寶媽,可以用更精準的方式來算熱量:
每日每公斤體重熱能供給量為
4~6歲91千卡;
7~9歲78千卡;
10~12歲66千卡。
用這個標準,對照相應的年齡,乘以孩子的體重,再加上對常見食物熱量的熟悉,就知道孩子每天應該吃多少了。
寶媽們擔心孩子吃的少不健康,其實是擔心孩子營養不夠,但營養夠不夠和吃多少並不是想同的概念,提高食物的單位營養價值更有用。
比如給孩子足夠的蛋白質,豐富的微量元素,全面均衡的提供食物,比一味追求吃的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