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小男孩的媽媽發現了,非常生氣,恨鐵不成鋼地吼道:
心理學有一個很著名的“墨菲定律”:你越擔心什麼,事情往往越會朝着那個方向發展。因為,你一旦焦慮,你的心態就會失常,就會憤怒,你説出來的話,就會帶着很多負面情緒。而孩子從你的負面情緒中,接收到的信息,不是“要勇敢”,而是:“我不夠優秀,我膽小怕事,這令媽媽很失望”。久而久之,孩子對自我的評價就會越來越低。一個自我評價低的孩子,就會沒有自信,就會變得十分膽小和軟弱。
所以,教孩子勇敢沒有錯,叫孩子“打回去”也沒有錯,但不能在發生衝突時,用帶情緒的方式説。真正有用的方式是:
媽媽和孩子親暱
媽媽和孩子擊掌
這樣,當孩子在實際上生活中遇到衝突和矛盾,不知所措時,你事後去引導他,他就會想出“勇敢”的解決方法。比如我最近在給孩子讀的一本叫《神奇綠色營》,講的就是“如何鼓起勇氣,去解決問題”。
這套繪本講的是:動物們面臨很多生存危機,主人公(神奇綠色營的6個小夥伴)如何排除萬難,想出各種解決方法,去營救動物們的故事。書中有大量的冒險故事,需要小夥伴們的勇氣和攜手合作,才能一起戰勝困難。在這樣的閲讀中,我們潛移默化的告訴孩子:生活中有無數的挫折和不如意,但你只要你鼓起勇氣,就一定能戰勝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