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提升免疫力?3歲前,寶寶飲食有講究

由 公西成化 發佈於 健康

有的寶寶因為免疫力低下,總是生病,三天兩頭跑醫院,家長也焦頭爛額。

再看看別人家的寶寶,生龍活虎的,精力旺盛到上房揭瓦……老母親的心在落淚。

好在免疫力能後天增強,通過後天好好調養,寶寶的免疫力提升了,生病的次數自然會少。

那麼,如何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

免疫力這個詞,聽起來很抽象,但其實並不複雜。簡單的説,它是人體的一道屏障。它能夠識別和殺死入侵的細菌病毒,還能夠清理身體的異常細胞,避免身體生病。

免疫力分先天性免疫和獲得性免疫。

① 先天性免疫力:

寶寶還在媽媽肚子裏的時候,媽媽合理安排飲食,不盲補、不亂補,保持好營養均衡,可以保證寶寶的皮膚,粘膜,淋巴組織發育完善,這樣,寶寶出來以後就有基礎的抵抗能力啦。

寶寶6個月前的免疫力,主要從孃胎裏帶過來,4到6個月的時候媽媽給的免疫儲備會越來越少。

② 獲得性免疫:

寶寶出生後,通過合理的營養補充,加上每一次生病,身體會和外界細菌病毒做鬥爭,這些都可以提升後天的免疫力。

6個月到3歲,是寶寶後天獲得免疫力的關鍵時期,醫學上有一個“黃金免疫力1000天”的説法,就是説寶寶3歲時,它的免疫力就會發育到成人的2/3水平。

所以,要抓住3歲前這個關鍵期。

有人可能會問了“既然這個時期這麼重要,那我應該怎麼去提升寶寶的免疫力呢?”

別急,我們要先了解寶寶到底從哪裏可以得到免疫力!

關鍵在於——飲食,食物裏面的營養是後天免疫活力的來源。

只要後天注重科學的營養餵養,即便是早產兒寶寶,通過5、6個月的追趕,也有可能趕超出生時“身體基礎滿分”的寶寶。

“瞧你家孩子胖乎乎的,多討人喜歡!”,很多家長都以把孩子養的白白胖胖為榮,其實這種做法欠妥。

在醫學上,肥胖其實也是一種營養不良,相比正常體重的孩子,肥胖兒童更容易生病。

不是吃的多就是好,而是要吃均衡。不注重合理的營養搭配的寶寶,只會胖但免疫力不會強。

如何吃的均衡?

集中火力吃5大營養元素——蛋白質,脂類,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和維生素。

蛋白質佔10%-15%,脂肪佔20%-30%,碳水佔50-65%,每天還需定量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

在這裏,有2點要特別強調:

1-4歲寶寶的生長髮育和免疫力建立是需要很多的蛋白質的。甚至在數量上是超過成年人的。

我們要確保寶寶每天吃進去的蛋白質,一半以上來自於優質蛋白。

寶媽們可以選擇魚、肉、蛋、奶等動物蛋白,以及大豆蛋白,這些都能提供優質蛋白。

推薦輔食:魚泥豆腐羹

適合月齡:8M

食譜配料:魚肉,嫩豆腐,澱粉

做法:魚肉洗淨後加少許鹽、姜去腥,蒸熟後除去魚骨、魚刺做成魚泥。鍋裏另加水煮開,加入切成小塊的嫩豆腐,再次煮開後加入魚泥,最後倒入少量水澱粉,勾芡成糊狀即可出鍋。

tips:選魚刺少的魚,比如三文魚、鱸魚、巴沙魚、鱈魚等。

B族維生素能幫助寶寶改善新陳代謝,促進蛋白質吸收,從而提升免疫細胞和免疫球蛋白的產生。

B族維生素在全穀類食物裏面特別豐富,例如全麥麪粉做的麪包,糙米,小米等等。

推薦輔食:藜麥排骨南瓜燜飯

適合月齡:14M

食譜配料:藜麥、南瓜、排骨、大米、姜

做法:藜麥提前浸泡二十分鐘後多次清洗,排骨焯水後洗淨,南瓜切成小塊,大米清洗後,將所有食材放入電飯煲,加入薑片,按下煮飯鍵即可。煮熟後攪拌均勻就能吃了。

tips:藜麥作為一種粗糧,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含量都不錯,富含有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藜麥和大米,粗細搭配,口感更好。

讓寶寶好好吃,提高免疫力,咱們當媽的也能少操點心。一起來交流育兒經驗吧~

#了不起的媽媽##寶寶輔食##我的育兒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