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女子吃完進了ICU!鮮美木耳為何竟變“毒藥”?這件事千萬要當心,別中招!

由 閻桂榮 發佈於 健康

每到夏季,媒體上就會出現“木耳中毒”的新聞,嚴重的患者會器官衰竭甚至中毒身亡。木耳變毒的元兇是誰?怎樣食用木耳才安全?這些知識一定要掌握!

木耳變毒的元兇是什麼?

近日,東莞一位34歲女子,將木耳浸水泡發約5到6小時後進行烹飪煮食,隔天繼續食用剩餘的木耳,然後出現腹痛。醫院為她做了一系列檢查後診斷為木耳中毒。由於毒素引發身體各器官衰竭,年輕女子最終搶救無效,不幸身亡。

去年,杭州也發生過類似的中毒事件,這些事件的 元兇是木耳泡發及貯存過程中產生的米酵菌酸毒素。


幹木耳本身並沒有毒素且營養豐富,正常的黑木耳在短時浸泡過程中產生米酵菌酸的可能性非常低,建議不要超過4小時。

關於木耳還要注意這些


幹木耳泡發前應先清洗其表面,然後用乾淨的容器和水泡發,一次不宜泡發過多,泡發好後要及時食用。

烹製泡發好的木耳前也要將其徹底清洗乾淨,不提倡普通市民購買木耳菌種後隨意自行栽培、食用,由於缺乏栽培知識,無法科學控制木耳的培養環境,存在椰酵假單胞菌污染及產生毒素的風險。

為什麼木耳中毒經常發生在夏天?


致命的米酵菌酸,由椰酵假單胞菌在一定條件下產生。椰酵假單胞菌來源於土壤,可能會隨加工原料而污染食品。

當前正值初夏時節,氣温持續徘徊在20-30℃,温度宜人、潮濕多雨,也正是椰毒假單胞菌繁殖的活躍期。杭州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不要食用變質食物,謹防米酵菌酸中毒。

這些食物也要當心


杭醫生科普

我們生活中,有三類食品容易被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污染,進而產生米酵菌酸毒素,導致食用者中毒。

一是 穀類發酵製品,如發酵玉米麪、糯玉米湯圓粉、發酵糯小米、醋涼粉等;二是 變質銀耳、木耳;三是 薯類製品,如馬鈴薯粉條、甘薯面、山芋澱粉等。

椰酵假單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發病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12小時,少數長達1-2天。主要表現為 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等。該食物中毒無特效解毒藥物, 如出現可疑症狀,應立即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