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馬伊琍發博被圍攻,2020年了,月經和生育依舊令人羞恥?

由 哈愛朵 發佈於 健康

2019年5月,微博出現過一個熱搜:「女性生育中的屎尿屁」,評論中有大量的產婦留言,內容觸目驚心。這應該是人們第一次公開談論產後後遺症,可惜目前這個話題已經消失了。

同年母親節,Ella(陳嘉樺)也發了長文,自曝產後有長達三年的尿失禁困擾。


2019年12月,湯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突然掩面淚崩,起因是有人把湯唯產後尿頻的事情當笑話一樣説了出來。

2020年1月,章子怡在微博中直言,漲奶之痛,猶如酷刑。

已經2020年了,沒想到,女性的生育和月經仍然是難以啓齒的話題。

7月16日,馬伊琍分享了一篇關於產後修復的文章,她闡述了自己使用衞生棉條的經歷,鼓勵女性學習愛護自己的身體。

這條微博被轉發7.4萬次,獲贊28.3萬。明明是很正常的內容,評論中卻出現了不和諧的言論:

“怕不是被盜號了,才推薦這樣的東西?”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相關話題迅速被微博掐斷。

“產後修復”到底哪裏見不得人了?

來月經不需要遮遮掩掩,痛經吃止痛藥不會得癌症,衞生棉條不色情也不危險,生育後有諸多困難和後遺症,產後抑鬱不是矯情......

本該是人人皆知的生理知識,披上了一層隱形衣,被打上了羞恥的印記。

月經

月經是什麼顏色的?

有多少人會下意識回答:藍色。

因為電視機一直告訴我們月經是藍色的。

用藍色液體代替月經並沒有錯,因為在公眾媒體上使用紅色可能會引起不適。

但是,尿片廣告也是使用藍色液體代替尿液,這就導致了很多偏見和誤解。

月經,是子宮內膜脱落的黏膜和血液,它就是普通的紅色血液,代表着女性卵巢發育成熟,可以孕育下一代了;經血從陰道流出,不經過尿道或肛門,不是“不潔”和“骯髒”的象徵。

疫情期間,有人發起了募捐,號召大家為前線女性醫護人員的生理健康做出支援。

評論中卻出現了十分不堪的言論:

“褲襠那點事”,傲慢又輕視。

這種態度背後,是無知,是生理教育的缺乏。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出版過一份生理健康讀本《珍愛生命:小學生性健康教育讀本》,面向7-10歲的兒童。這套讀物被家長吐槽尺度過大,遭校方收回處理。

男女平等,結婚的意義,孩子是愛的結晶,做最美的自己,多元的世界......這套書提供了很全面的生理健康教育,卻因為一些敏感的話題被舉報回收。

城市裏尚且如此,中國部分農村地區的留守女童基本的生理衞生知識更極為缺乏,《2016中國農村留守女童生存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2.06%的女童一週才換洗一次內衣褲。

那麼國外的情況如何呢?美國有直面高中生性教育的美劇《Sex Education》,探討青春期性愛和人際關係。然而,更開放的性教育,並不意味着國外就沒有“月經羞恥”。

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紀錄短片《月事革命》,採訪中,人們普遍認為月經是一種病,視來月經的女性為洪水猛獸,尼泊爾甚至有流放經期婦女的習俗。

“月經羞恥”以及人們對女性生理需求的忽視,導致了全球性的“月經貧困”,全球有至少4000萬女性因買不起衞生巾而飽受困擾,包括歐美那些發達國家。

在美國,女性衞生用品被歸類為“非生活用品”,需要繳納更多的商品税。據Always Confidence調查,美國有近五分之一的女孩因買不起衞生巾而被迫輟學。

歐盟將衞生巾歸類為“奢侈品”,高昂的税金導致衞生用品價格一直居高不下。

在英國,衞生巾的奢侈品税曾達到過可怕的17.5%,直到2017年才在女性議員的呼籲下勉強降到了5%。即便如此,仍然有49%的人因經期而缺課。

2018年,印度掀起了一場“衞生巾挑戰”,發起者po出自己拿着衞生巾的照片,並且附上文字:

“我手裏拿着的就是一張衞生巾,沒什麼可羞愧的,經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請您複製黏貼這句話,然後發出你們和衞生巾的照片,支持這個活動,支持所有印度女性。”

阿米爾汗也參與了這場運動

聯合國也在試圖解決“月經羞恥”的問題,把每年5月28日設為“世界經期衞生日”,鼓勵人們正視女性經期並尊重女性。

2016年,里約奧運會女子400米混合泳接力賽失利後,傅園慧直言:來例假身體乏力。

英國衞報、紐約時報、赫芬頓郵報、CNN 等媒體均發文稱讚,説傅園慧打破了長期以來無論是社會生活還是體育競技中的「禁忌」。

這讓很多人第一次認識到,月經不是見不得光的事情。以及,使用衞生棉條以後是可以游泳的。

衞生棉條也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衞生用品,它特殊的形狀和使用方法,令許多中國女性望而卻步。

小編只想告訴大家:

衞生巾,安心褲,衞生棉條,月亮杯,它們之間沒有優劣,“被大眾認可”不該是女性選擇衞生用品的標準;它適合我,它讓我更舒服,才是正確的態度。

月經是一種生理週期,睡覺也是一種生理週期,你會因為需要睡覺而感到羞恥嗎?你選擇枕頭的時候,會讓別人指手畫腳嗎?

總結一下:

月經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不需要為之感到羞恥;經血是紅色的普通血液,它不是廢血不骯髒;月經從陰道流出,每個月1次,每次3~7天,它不準時不可控也憋不住;衞生巾2小時就要換1次,一片衞生巾不能用一整天。

如果未來我有女兒,我希望她可以大大方方撿起掉在地上的衞生巾,就像撿起一支筆那樣自然。

生育

馬伊琍分享的文章名為《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

有些產後後遺症會伴隨終生,有些卻是可以避免的,這就是《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作者所講述的——盆底肌康復訓練。

盆底肌就像一個小吊牀,托起我們的腹部和盆腔臟器。一旦盆底肌塌了,我們的陰道會處於危險的半開放狀態,增加生殖道的感染幾率,病情嚴重後,還會造成膀胱膨出、尿道膨出、臟器脱垂等後遺症,整個腰腹臀都要受到影響。

我們最熟悉的後遺症,應該是漏尿。懷孕時,寶寶過大會壓迫到媽媽的膀胱,因此盆底肌肉受損。寶寶出生後,產婦大笑、咳嗽、打噴嚏時,腹腔內壓力會突然增加,尿液就不受控制自己流出來了。

盆底肌的“黃金恢復期”是產後42天至6個月,錯過了這個時間也不必太懊悔,媽媽們仍可以通過凱格爾運動和陰道啞鈴鍛鍊自己的盆底肌肉。

陰道啞鈴,是一種有一定重量的粉紅色紡錘小球,學名“盆底肌肉康復器”,屬於醫療器械,不是情趣玩具。

法國有一項健康政策,為所有產婦提供一個療程的盆底功能康復訓練,目的是防止她們25年後出現尿失禁臟器脱垂等問題。

而在中國,產後修復關注點更多還是在身材上,很多產婦甚至不知道盆底肌。

陰道啞鈴這篇文章卻告訴我,漏尿是可以避免的。

《我買了一盒陰道啞鈴》關於子宮脱垂的論述

漏尿只是產後後遺症的最初症狀,不重視的話,後續還會有更恐怖的子宮脱垂。

圖源:Ali Wong脱口秀

作者有這樣一段話,讀來十分動人:

“我希望我有結實飽滿的臀肌,有緊實漂亮的腹肌,我也希望我有收放自如的盆底肌。我希望我是健康的,強壯的。白天在陽光下自由奔跑,夜晚享受着性的愉悦。我希望我對自己的慾望坦誠直接,對自己的權益理直氣壯。我希望每一個女性都能如此。”

結語

一提到產後後遺症,就會有人抨擊“販賣焦慮”,最有代表性的言論莫過於下面這條。

做了母親,女性就沒有追求美的權利了嗎?

老人要孝敬,孩子要呵護,家族要傳承,沒有錯,那麼“自我”該被置於何地?

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在家庭中,你首先得是你自己。

破而後立,科普女性生理知識正是為了讓更多人像這樣重新審視自己。歌頌母親偉大的同時,我們更需要切實地去聆聽她的苦和痛。

作為一個兒子,希望你懂得,母親為了生育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作為一個丈夫,希望你明白,妻子為了孕育愛的結晶,要面對怎樣的傷痛。

各位仙女們請學習愛惜自己的身體,也請紳士們努力照顧好她們。

先有正視和尊重,才有自由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