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喝粥嗆入肉塊後心髒停跳,引發大搶救!學會這個誤吸急救方法,關鍵時刻能救命
來源: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通訊員:蘭飛燕
小西(化名)的家長現在回想起來還很後悔和後怕,僅僅是想讓小西更好地吃飯,卻讓小西差點喪命。幸虧及時送醫,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介入呼吸團隊等學科團隊全力聯合搶救,最終化險為夷。
8月25日,“重生”的小西好轉出院。
取出的肉塊
8月12日13時30分,小西家長在給小西餵食加肉塊的肉粥的過程中,小西突然煩躁哭鬧,呼吸困難,口唇紫紺,逐漸出現意識模糊,家長立刻撥打120急救電話。
當救護車到達時,小西已無反應,呼吸非常弱,呼吸次數僅10次/分,心跳停止,四肢紫紺及肌張力下降。緊急時刻,急診科醫護人員立即實施海姆立克急救、心肺復甦搶救,約30秒後,小西恢復了心跳。
緊接着,急診科繼續使用復甦囊加壓給氧轉回醫院搶救室,立即採取氣管插管、降顱壓等處理。經查胸部CT,提示小西兩肺支氣管異物,並伴隨兩肺上葉吸入性炎症,頸部、縱隔氣腫;左側氣胸(肺組織被壓迫約55%)。小西病情十分緊急而危重,醫院立刻開通綠色通道,小西被送入PICU(兒童重症監護室)持續觀察。
小異物引發大搶救儘管實施了氣管插管,在呼吸機的輔助通氣下,小西仍呼吸急促、口周紫紺,出現了CO2瀦留,嚴重的酸中毒,必須立刻救治。兒科二病區呼吸介入團隊、PICU、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麻醉科、胸外科、ECMO團隊等多科迅速集結,多學科會診建議立即進行異物取出手術。
小西的病情危急,麻醉及手術風險難度大。但“如不立行手術治療,小西隨時有異物移位至氣管致完全窒息的風險,隨時間的延長,縱隔氣腫、氣胸進一步加重,器官、組織更加缺氧,風險將成倍遞增,損害加重”,兒科李燕副主任醫師回憶道。
很快,兒科呼吸團隊緊急制定了周密詳盡的取異物方案,多學科團隊決定迎難而上,直面挑戰,與這個不同尋常的“支氣管異物”開展一場較量。
支氣管鏡下的驚心動魄 多學科爭分奪秒解難題當天,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二病區李燕副主任醫師用2.8mm的支氣管鏡進入小西支氣管內。與此同時,PICU、麻醉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胸外科、ECMO團隊在旁嚴陣以待,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併發症,為患兒的生命保駕護航。
術中顯示,肉狀組織完全阻塞左主支氣管管腔,在右中間段支氣管同見肉狀組織堵塞部分管腔。最終,李主任在呼吸介入護士周豔、凌鳳蔓的配合下順利完成支氣管鏡下異物取出術。小西度過了最難的一關。
術後,小西接受了胸腔閉式引流、抗感染、改善循環、營養心肌等治療,複查支氣管鏡未見異物,氣管粘膜腫脹充血較前好轉。這次治療過程可謂驚心動魄,但在多學科團隊的守護下,小西終於有驚無險度過難關。
防“異”小知識這些年,兒童異物窒息的報道屢見不鮮。在此,醫生也特別總結了防“異”科普知識:
①教育兒童不要養成口內含物的習慣;
②當口含食物時,不要引逗兒童哭笑;
③發生嘔吐時,應把頭偏向一側,避免誤吸;
④咽部有異物時設法誘導其吐出,不可用手指挖取;
⑤小於3歲兒童應儘量少吃乾果、豆類;
⑥小件物品應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年幼兒童需在監護下玩耍。
急救措施NO.1
徒手急救
適用於誤吸異物出現呼吸困難、窒息時。
1.上腹部拍擠法(海姆立克式法):
適用於1歲以上的兒童,注意操作的力度,可反覆5~10次。用力過猛或操作不當有導致腹腔和胸腔臟器損傷的風險。
上腹部拍擠法
2.拍背法:
適用於1歲以下的嬰兒。注意頭低於軀體,可重複多次。
拍背法
NO.2
轉運
一旦發生異物吸入則應迅速將患兒送至有條件取氣管異物的醫院。途中注意儘量減少各種刺激,避免患兒哭鬧、咳嗽,保持安靜。若患兒出現嚴重吸氣性呼吸困難、發紺、意識障礙,可用16號針頭環甲膜穿刺,暫時緩解窒息狀態。
#超能健康團##醫師報超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