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九曾與一位“前醫生”聊天,他説:“自己雖然不做醫生很多年,但時不時還是有朋友來問各種醫學問題,尋求診療建議,或想找到可靠專家。時間長了,我看到一些求醫的普遍誤區,我也問了幾位醫生朋友,他們也説了些平時不怎麼提起的‘真心話’……”
深耕專業領域多年,接診過無數患者,專科醫生總有一些忠告想送給病人,今天就由小九總結整理,分享給大家。
一、腫瘤科醫生:發黴的食物不能吃了從小,我們就受到這樣的教育“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經歷過艱苦年代的長輩,對吃穿用也特別節儉。很多老人家,家裏的食物放到發黴了也不捨得扔掉,還是照樣吃,甚至美其名曰“不乾不淨吃了沒病”。
可腫瘤科醫生想告訴你:堅決不要吃!我們肉眼觀察食物,雖然只看到一部分發黴,但是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也已經被黴菌和毒素污染了。比如,發黴的花生、玉米、堅果中,含有致癌物黃麴黴素,長期食用黴變食物,致癌風險大大提高。
黃麴黴素能積聚在肝臟中,引起肝臟損傷,誘發肝癌。
發黴的甘蔗也很常見,甘蔗的芯從原本正常的顏色變成了暗紅色、黑色,這是由於病原菌使甘蔗部發生黴變,產生了一種神經毒素。如果人食用了黴變的甘蔗,就有可能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干擾細胞內酶的代謝,嚴重者可導致腦缺血壞死,甚至死亡。此外,發黴的麪包、水果也不能吃,輕則引起腹痛、腹瀉,重則引起中毒。
二、骨科醫生:老了再補鈣太遲了“多喝牛奶補鈣”“曬一曬太陽補鈣”“每天喝骨頭湯補鈣”……中國人很注重通過飲食達到補鈣的目的,畢竟大部分人可通過日常飲食獲取人體所需的鈣元素。不過,小孩補鈣、青年補鈣、婦女補鈣、老人補鈣……不管什麼年齡段都在補鈣,補鈣不看最佳年齡的嗎?
骨科醫生告訴你:錯了!老了再補鈣就太遲了!
人體在各個時期都有較高的鈣攝入需求,骨量大約在30-35歲達到一生中的最高值,之後便隨年齡增長加速流失。如果早期及時進行鈣元素的補充,就會讓骨骼發育更完善,提高自身骨量。到了老年,就可以減少脆性骨折、骨質疏鬆等風險。
不過,這並不意味着錯過了最佳的補鈣年齡就不用補鈣了,如果從食物中獲取的鈣量有限,可以考慮適當服用鈣片等製劑。
三、藥劑師:不要擅自混用感冒藥感冒已經是一種司空見慣的小病了,有的人一感冒就去藥店購買感冒藥服用。但是,當同時在服用其他的藥物時,會不會與感冒藥發生反應呢?甚至有的人,吃了西藥不見效,又同時吃中藥,以為中西混搭,見效更快,這種做法會對健康產生風險嗎?
藥劑師提醒:不要擅自混用感冒藥,混搭用藥有講究!
常見的感冒藥主要有解熱鎮痛藥、鎮咳藥、祛痰藥等,市面上出售的感冒藥大多是複方成分,雖然藥名不同,但所含的主要成分基本一樣。因此,如果擅自混用感冒藥,很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 處方藥和非處方藥混用,可能會使出現不良反應的幾率更高;
- 中藥和西藥混用,可能會造成重複用藥,出現用藥過量的情況;
- 感冒藥和糖尿病藥、高血壓藥混用,可能會導致藥物相互作用,容易產生不良反應。
中國人做菜喜歡重油重鹽,吃起來才色香味俱全。但是,高鹽飲食卻帶來了諸多問題,最突出的就是增加了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原因是過多的鈉離子會引起體內水分瀦留,導致血容量增加,血壓上升。
因此,心內科醫生提倡:菜裏少放鹽!
數據顯示,世界有1/3的人口鹽攝入量超標,中國更不用説了,連口味清淡的南方人,每日人均鹽攝入量也達到了12克,遠遠超出世衞組織推薦每日鹽攝入量。
避免高鹽攝入,就要從改變飲食習慣做起,才能達到減少心腦血管病和死亡率的目的。比如,炒菜時少放鹽、醬油和味精等調味料,或者選擇低鈉鹽、低鹽醬油,甚至可以用醋、檸檬汁等調味品,給食物增味增鮮。還要儘量避免高鹽食品,如少吃醃菜、鹹菜、醬菜等醃製食品。
五、消化內科醫生:外賣燒烤不要常吃夜宵點一份燒烤,再喝一罐啤酒,很有夏天的感覺,簡直美滋滋!不過,燒烤一時爽,身體可受不了。
消化內科醫生提醒:外賣燒烤,能不吃還是儘量不要吃。
一方面,肉類等食物在燒烤的過程中,會產生基因突變物質,如致癌物苯並芘、亞硝胺。當這些致癌物長期在體內蓄積,就有誘發腸癌、胃癌的風險。而且,燒烤都會放很多重口味的調味料,不僅會損傷消化道,還有可能引發“三高”。
如果不幸吃到一些沒有烤熟的羊肉、牛肉,還有寄生蟲的風險。甚至,燒烤產生的大量煙霧,就相當於吸煙……危害可見一斑。
六、肛腸科醫生:大便異常別無視吃喝拉撒是人生的四件大事,不少人因為吃錯東西,會出現大便異常的情況,比如腹瀉、便秘,通常過兩天就好了。但是,有一種大便異常,連肛腸科醫生也大呼:要注意,可能與腸癌有關!
通常,正常的大便需要滿足3種情況,一是大便成形,像香蕉一樣呈長條形;二是大便顏色正常,黃褐色或者黃色;三是排便不費勁,排便時間小於5分鐘,非常順暢。
以此類推,如果頻繁出現大便次數增多、大便變細、便血、便秘、腹瀉、排便困難等症狀時,就要警惕是否出現消化道疾病了。以大腸癌為例,早期的典型症狀就為便血、大便習慣改變、便型異常、伴發消瘦和貧血。
如果有類似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檢查。
七、口腔科醫生:最好半年洗一次牙隨着人們對口腔衞生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口腔科洗牙。但是,有傳言説:經常洗牙會導致牙齒鬆動、牙齦出血、牙齒縫隙變大……這是真的嗎?
口腔科醫生表示:這些小狀況都可以忽略不計,最佳的洗牙頻率是半年洗一次。
洗牙的好處,在於美白牙齒、洗掉牙石、預防牙周病、緩解口臭,而且相當於做了一次全面的口腔保健。目前正規醫院大多數採用超聲波潔牙,不會把牙齒表面的牙釉質磨掉。至於洗完牙之後會出現牙齦出血,屬於正常現象,過幾天牙齒痠痛也會緩解。
看完這7條專科醫生的建議,你知道怎麼為自己的健康保駕護航了嗎?趕緊學起來吧!
#清風計劃##39健康超能團#
參考資料:
[1]《“鹽”多必失,當心這些高“鹽”值的美味!》.新華網.2019-09- 06
[2]《小心!這樣的大便,可能是大腸癌來臨!》.中國實用內科雜誌.2018-11-23
[3]《洗牙會磨掉牙釉質、使牙縫變大?這些洗牙誤區你知道幾個?》.央視網 .2019-11-1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