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會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孩子很喜歡自己的貼身物品,比如襪子、毛毯、衣服、玩具等等,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都要帶在身邊,如果把這種物品拿走,孩子會又哭又鬧。孩子有了這樣的表現是,説明出現了“戀物情結”。
這種舉動雖然看上去不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但這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有可能是父母平時的一些不當行為所導致的。
家長不及時改正孩子的“戀物情結”,會影響孩子未來的生活
孩子出現“戀物情結”,這種情況被稱作“過渡性客體”
很多家長會產生這樣的一個疑問:孩子為什麼會有戀物情結呢?其實這種情況在科學上被稱作為“過渡性客體”。
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會出現“ 非我 ” 所有物,它不用家長提供給孩子的,而是孩子在玩耍的時候自己發現或者發明出來的。對於孩子來説,過渡性客體會讓自己感到舒適,可以安撫焦慮的情緒,並且能夠增加睡眠質量。
通俗的來講,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戀物情結,是因為孩子通過某種物品來寄託自己的情感,而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異樣情緒。
比如寶媽在給孩子戒奶的時候,方式過於強硬,導致孩子安全感缺失,當孩子想通過母乳來獲得安全感的時候,被媽媽直接拒絕,沒有安撫孩子或者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只好通過布娃娃或者小被子來獲得安全感。
三、如何避免孩子出現“戀物情結”?
1、注意戒奶的方式
對於母乳餵養的寶媽來説,要面對一個大問題,那就是給孩子戒奶。戒奶不僅對於孩子來説是一種考驗,對於寶媽來説更是如此。
我有一位朋友,她在給女兒戒奶的時候,好幾次都失敗了,最終她想來我家住幾晚,想要逃離“現場”,被我果斷拒絕了,這樣的方式雖然能夠給孩子戒奶,但是會對孩子造成嚴重的傷害。
很多寶媽在給孩子戒奶的時候,會選擇與孩子分離、在奶頭上抹髒東西等方式,其實這都是錯誤的做法,這樣做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戀物情結。
2、與孩子分離時要注意
當孩子長大了一些之後,寶媽就要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但是孩子已經習慣了媽媽每天陪在自己的身邊,當媽媽突然每天早上都要出門上班,孩子會有些不適應。
之前在網上看過這樣的一件事:90後寶媽在孩子一週歲的時候,重新找了份工作,原本以為自己可以輕鬆一些了,可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每當她出門之後,孩子就抱着娃娃不鬆手,不管是吃飯還是睡覺都要抱着,出現了嚴重的戀物情結。
所以父母在與孩子分離的時候,不要扭身就走,而是要安撫孩子的情緒,告訴孩子自己很快就回來,不會把她拋棄。
對於孩子來説,幼兒園是離開家庭接觸社會的第一個場所,孩子在剛去幼兒園的時候會很不適應,特別沒有安全感,此時需要家長的關心。
我有一位朋友是幼兒園老師,她之前跟我説過一件事,讓我記憶深刻。一位家長工作很忙,下午接孩子的時候,經常遲到,後來孩子每當放學的時候,都會抱着午睡時用的一條毛毯,説什麼都不撒手。
家長知道自己肯定能夠來接孩子,但是孩子不一定這麼想,當孩子發現別人都被家長接走了,可自己的爸爸媽媽還沒來,可能會胡思亂想,從而感到很害怕。
四、孩子已經出現戀物情結,家長應該怎樣做?
2、經常陪伴孩子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陪伴,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有充足的安全感,所以家長平時要多去陪伴孩子,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時間帶着孩子一起玩耍,這對於孩子來説,是最幸福的時刻。
3、鍛鍊孩子的自立能力
孩子對家長過度依賴,也是出現戀物情結的根本原因,所以家長在平時要鍛鍊孩子的自立能力,讓孩子可以獨立完成一些事情,即使家長不在孩子的身邊,孩子也不會感到恐慌、害怕,慢慢就可以改掉戀物情結了。
總之,孩子出現了戀物情結,和家長有着直接的關係。家長平時要多去關心和關愛孩子,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愛,多抽時間陪着孩子,哪怕待在孩子身邊什麼都不做,對孩子來説也是很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