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是這個世界上最容易引發情緒波動的事情,如果你對於這句話持有否定意見,那麼你一定是兩類人之中的一類,其一,沒有孩子;其二,非主要育兒者或不長時間參與育兒。
初為父母的人都會有一個相同的感受,那就是生活變得,從歲月靜好變為了一地雞毛。當你勞累一天,回到家之後還要面對孩子的哭鬧,頓時一股無明業火從心頭而起,吼叫接踵而至。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或多或少對孩子進行過吼叫,而吼叫之後,往往就是悔恨與自責,因為你會發現真正懂愛的並不是自己,而是孩子,孩子對於父母的愛是這個世界上最沒有條件的。
我們會因為一時的情緒波動而對孩子吼叫,而孩子呢?剛剛被吼完,又會小心翼翼的來到你的面前,懇求你的抱抱。
這種無條件的愛,只有孩子才擁有,也只有身為父母的你才能夠切身感受到。
當然,也有父母對於育兒中出現的吼叫不以為意,認為這是一種對於孩子的嚴格管教。但從孩子的角度來説,吼叫是一種沒有任何意義的教育行為,吼叫對於孩子會產生三種不同的結果。對於內心比較脆弱敏感的孩子來説,吼叫會讓孩子變得越發膽小,自信心被徹底磨滅,對於這種孩子來説,吼叫的傷害性是最大的。
而第二種孩子性格比較極端,吼叫非但不能夠改變孩子的性格,反而會刺激孩子,讓孩子越發叛逆。
一份關於青少年犯罪的調查報告顯示,很多少年犯在童年時期都經常遭受父母的吼叫,這種傷害一直潛藏在內心之中,成年之後,在某一個條件的刺激下,這種傷害就會迸發而出,鑄就大錯。
當然啦,也有一些孩子的內心比較強大,對於父母的吼叫根本不會放在心上,可是對於這樣的孩子來説,吼了不是白吼?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會犯下或大或小的錯誤,而當我們面對孩子錯誤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教育方式。
什麼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講道理。
在孩子哭鬧的時候,説什麼道理都是沒有用的,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耳朵已經關閉了,既然他要哭,就讓他哭好了。
你可以給他一些安慰。如果你感到不安,你可以不理他。當哭聲結束後,你可以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將來該做什麼。”如果你犯了錯誤,你必須批評它。你不能説你犯了錯。這似乎有悖常理,但育兒本身並不等同於成人社會的規則。但是如果一個孩子犯了什麼錯誤,你必須對他大喊大叫,然後你應該學會如何大喊大叫。我們都有無法控制情緒的時候,孩子們也會被惡作劇激怒,所以大喊大叫是偶然的。
此時,既然我們無法避免吼叫的發生,那麼最有正確的做法就是控制音量,再嚴厲的吼叫、再不入耳的詞句,只要將聲音降下來,就能夠大大減少對於孩子的傷害。
而最重要的是,這種降低了音量的吼叫確實能夠起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孩子更容易將他聽進去,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柔和而堅定的語調對於孩子能夠產生最好的教育效果。育兒,首先要學會擺正自己的位置,其實孩子所犯的大多數錯誤,如果是一個來家裏做客的朋友所為,我們都會隱忍不發,所以,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不能夠控制情緒,而是我們育兒中擺錯了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