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完成家庭作業,女兒特地早起做早餐,不料到廚房後卻被氣哭
相信大家都經歷過“給爸爸媽媽洗腳”這個家庭作業,學校和老師們為的都是讓學生學會感恩、學會回饋。不過這個作業實在是用了很多年,過於老套,如今的老師們都會佈置一些特色作業,讓學生與家人好好相處。
上週末,小婷孩子的班級老師佈置了一個作業,就是讓學生在週末為家人做一頓早餐,並且拍照分享到班級羣裏。小婷女兒興致勃勃地跟家人説了,還特地請教了廚房的注意事項,準備週六早起做早餐。週六一大早上6點鐘,女兒就起牀了,去廚房一看卻頓時傻眼。
原來奶奶已經在做早餐了,女兒向奶奶解釋今天要自己做早餐,但奶奶卻説你太小了,廚房的事情不要碰。女兒泄氣了,準備週日再來。但是發現奶奶還是不聽自己的勸告,眼看着自己的週末任務泡湯了,終於忍不住哭了起來。
小婷兩口子一看,還是不應該打消女兒的積極性,於是爸爸拉着奶奶離開了,媽媽繼續幫着女兒完成這頓早餐。最終,在全家人的配合下,女兒還是順利地完成了這個任務。這才讓女兒開心起來,並快樂的跟家人們一起分享。
如果老師給孩子佈置了這種任務,家長應該怎麼對待呢?
1、信任並且積極配合孩子
老師在佈置這種任務的時候,不僅僅是形式上的完成任務,更是想讓學生體驗一下生活,獲得更多的感悟。如果家長總是以孩子太小做不來等藉口,阻攔孩子去做,其實不僅僅是阻礙了孩子完成任務,更是阻止了一次孩子鍛鍊自己的機會。
如果有這樣的作業,家長應該相信孩子有這個能力做到,因為孩子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家長的信任。除此之外,還要在能力範圍之內配合孩子,既保證孩子的安全,同時又讓孩子懂得這次作業的意義,在家庭作業中有所收穫。
2、不要過度保護孩子
無論孩子長到多大,在家長的面前,也永遠都是孩子。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孩子的所有事情,家長必須代勞。如果總是捨不得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那麼孩子到什麼時候才能夠真正長大呢?有些事情,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
只有讓孩子親手去嘗試過,才能知道孩子的能力到了哪種程度,也才能讓孩子找到方向去發展自己。孩子總有離開父母的一天,為了孩子更好的未來,家長應該積極發展孩子的技能,讓孩子有能力走出家門、獨立生活。
孩子成長過程中,這幾點很重要:
1.學會自立
想讓孩子不依賴父母,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讓他們學會自立。從3歲開始孩子就已經慢慢有了自我意識的認知,同樣也有了自理能力。這個時候父母們就要好好把握機會,從小事做起,從力所能及做起,讓孩子一點點成長,學會自立,這樣才能不永遠活在父母保護下。
2.學會自信
有自信的孩子才能更樂於表達他們,才能更加優秀。所以父母不要總是打擊孩子自信心,在日常生活中多給孩子肯定和讚美,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提升自信。而不是看到什麼就先急於否定孩子,要讓孩子有自己的發揮空間,這樣才能慢慢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3.學會感恩
不只是感恩父母,更要學會感恩身邊的所有人。懂得感恩的孩子,會有一顆敬畏虔誠的心,這樣他們在以後才會懂得尊重長輩,敬畏師長,孝順父母。而不是成長為一個蠻橫無理,以自我為中心的人。
結語:
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學的有很多,需要培養的也很多。所以為了讓孩子能夠變成更好的他們,家長們要做的就不僅僅是給他們提供日常需要就行的,而是應該儘自己最大可能把她們教育培養好才行。
你家孩子平時有什麼家庭作業嗎?你們會怎樣幫助孩子完成呢?歡迎來評論分享吧~
我是小萱媽媽育兒經,5歲男寶和3歲女寶的二胎媽媽,生活中任何關於育兒的問題都可以跟我一起探討,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關注我,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