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形意篆”
商周以及秦漢以後出現在“璽印”、“封泥”、“瓦當”、“鏡銘”、“磚刻”等古器物上的銘文篆書,是最早出現的一種原始的“形意篆書”。 還有“詔版”、“權量”、“布泉”、“虎殳”等古器物銘文。這類銘文大都根據器物的用場進行了藝術審美的誇張變形。有平正端莊之方形“繆印篆”;有字腳似懸針垂露之“懸針”、“垂露篆”;有線條曲折盤繞,飛走流動之“九疊篆”;還有形態如花鳥蟲魚之“蟲鳥篆”等等。
“形意篆書”的出現,為後世篆書字體的傳承、演變,乃至篆書書法藝術的發展、繁榮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遂成為當今書法等藝術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
戰國時期烙在馬蹄上的印範“烙馬璽”,在當時通行的大篆體式文字基礎上進行了適當的藝術誇張處理,疏能跑馬,密不透風,成為印章藝術構圖的基本法則。
秦漢“封泥”上的篆書形態以方正為主,結體造型與漢印類似,平正端莊,樸厚典雅,成為後世印章文字之圭臬。
虎殳銘文。
漢代宮廷、寺廟等重要建築上普遍使用的“瓦當”紋飾,其中有部分用了已經美術化了的篆書文字,其體式隨形而設,字形的大小安排,筆畫的伸屈挪讓等藝術處理自然生動,結體佈局巧奪天工功。
漢代城牆磚上銘刻的篆書文字,多數已經作了美術誇飾的藝術處理.線條婉轉流暢,飄逸多姿。
漢將軍印。
漢官印, 漢印篆(“繆篆”)為了適應方形印章形式的需要,將小篆體篆書由長方形“印化”為正方形,字形的筆畫也因章法的需要而進行了疏密增減處理,繁簡因勢搭配,虛實相生,裝飾或審美效果極佳,遂演進成為了一門獨特的篆刻藝術門類。
漢印中有一部分篆書被美化成似花鳥蟲魚形態,其結體生動,造型詭譎,故被後人稱其為“鳥蟲篆印”,在民間廣泛流傳和使用。
垂露篆。
懸針篆與新莽幣。
青銅洗、鏡器物銘文。
隋 唐至中華民國時期的官印尺寸較大,為了美觀而極度充盈其空間,將篆文曲折盤繞,重重疊疊,故被後人稱其為“九疊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