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老黨員都用自己的方式獻禮建黨百年。在海寧丁橋,有一位52年黨齡的老黨員,完成了20萬字的《新倉非遺》,留下了新倉村的歷史,一起去認識一下他。
周景良:完成20萬字的《新倉非遺》
↓↓↓
去年6月,炎熱的夏天,海寧丁橋鎮新倉村6位老同志聚在一起,開始了一段收集“非遺”之旅。一年後的現在,這冊20萬字的《新倉非遺》已經基本完成,等待出版。
這六位老同志中,年紀最大的已經八十多歲,最小的也有七十出頭。為首的老同志名叫周景良,今年76歲,是一名有着52年黨齡的老黨員。這已經是他編纂的第五本有關海寧地方的志書了,此前,他花了16年時間相繼編纂了《袁花鎮志》、《花溪非遺》、《尖山新區(黃灣鎮)志》和《海寧審判志》。
近日,記者見到了周景良。他神采奕奕,思路清晰靈活,熟練地操作着智能手機使用着微信。“這本《新倉非遺》主要分為六個篇章,分為歷史名人、名門大户、地名故事、民俗風情、故事與傳説和民間遊藝。”周景良迫不及待向記者介紹。
周景良是老新倉村人,這幾年更是因為編纂志書需要,四處走訪聽聞,對新倉的一切都愈發瞭解。新倉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集鎮,如今還留存着陳氏祖墳、牌樓和馬鞍石等等。
“怕以後就沒人知道這些了,丟掉十分可惜。”周景良説起編寫《新倉非遺》的初衷,“我也有時間,還想為我的家鄉做點貢獻。”就這樣,他把想法和村裏幾位愛好寫點東西的老同志一説,大家紛紛響應。
由於其他幾位老同志不會使用電腦,周景良承擔下了寫作任務。“他們負責收集,有幾位老同志還能用筆寫下來給我,有幾個年紀大的就只能口述了。”
即使周景良有過編纂志書的經驗,積累了很多資料,但要儘可能確保內容真實、詳盡,還得四方尋找資料。圖書館、古籍室、檔案館,他跑了不知道多少次。除了查閲資料,周景良還常常去村裏走訪,去往新倉的公交車成為他最熟悉的交通工具。
寫作也是天天進行,從未間斷過。家裏施展不開,車庫成為他寫作的小天地。他常常泡上一壺茶,伏在電腦前開始寫作,入神時候便忘了吃飯、喝水。“常常泡一壺茶下去,拿上來就是一壺冷茶,一口沒喝。”周景良笑着説,“沒辦法,一寫起來就忘記時間了。”其實,周景良身體也不大好,有高血壓、糖尿病,但他説,這是愛好,不寫感覺不行。周景良不會打字,依靠手寫板輸入電腦,這幾年,家裏用壞了七八塊手寫板。
這樣筆耕不輟有時也會讓家人擔心。有一次,深夜兩三點,他忽然想到一個內容,怕天亮後起來忘記,就爬起來開始寫作,為此,老伴埋怨了他很久。 “其實,家人看我這麼喜歡,一直沒有反對過我。”周景良説,“不過,現在年紀大了,還是要注意身體。”
如今,《新倉非遺》已經圓滿結束,但周景良並不打算就此停筆。下一步的計劃,是就曾編纂的《袁花鎮志》做一些完善,“把歷史記錄下來,也是為建黨百年獻一份力。”周景良笑呵呵地説。
藍媒聯盟·海寧市傳媒中心記者 | 湯夢丹 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