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奔騰看中國】邂逅瀾滄江畔的美麗人生
瀾滄江發源於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東北部,流經西藏、雲南兩省區,縱貫橫斷山脈,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南北走向的河流。所經流域,幾乎包括了世界上除戈壁和沙漠以外的所有自然景觀和氣候類型。流域區為多民族集聚地區,各少數民族的習俗風情、生活方式與當地的自然環境背境溶為一體。中新社記者 李江寧 攝
雜多縣地處瀾滄江源頭,被譽為“中國雪豹之鄉”,其境內有高山、湖泊、草原等,風景獨特。圖為雜多草原烏雲滾滾來襲,一束陽光照在經幡上。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紅星生活在瀾滄江邊多民族聚居的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茨中村。講起自家的葡萄酒,紅星自信滿滿。紅星説,“在別人的眼裏,我的家鄉是偏遠、封閉的。但在我的眼裏,這裏的雪山、河流,甚至一草一木都是充滿生命活力的。” 中新社記者 劉冉陽 攝
“船長”扎西然丁的家鄉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這裏是瀾滄江的發源地,也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核心區。每年七月和八月是三江源的雨季,蜿蜒清澈的瀾滄江水變得湍急而渾濁,與江兩岸的高山峽谷、丹霞地貌交織在一起,美得像幅畫。此時是瀾滄江的漂流黃金季,吸引着世界各地江河探險者來此體驗“漂流”。資料圖為漂流愛好者在奔騰不息的瀾滄江感受大自然。 中新社發 瀾滄江源漂流有限公司 供圖
藏戲大約起源於距今600多年以前,比被譽為國粹的京劇還早400多年,被譽為藏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藏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為首屆瀾滄江源風情文化旅遊節上的藏戲表演。中新社記者 胡貴龍 攝
被譽為“瀾滄江源頭第一縣”的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舉行賽馬會,在青海玉樹,當地藏族民眾無論祭山敬神,迎賓送客,操辦婚事,都離不開賽馬,馬匹是他們最好的“朋友”。中新社記者 胡貴龍 攝
地處瀾滄江源頭的青海省玉樹州雜多縣震後重建的格桑小鎮內集中安置了305户牧民,每户牧民都住上了政府免費配發的80平方米住房,外帶一個小院。中新社記者 魯丹陽 攝
瀾滄江雙線大橋是高地震烈度區世界最大跨度鐵路雙線橋,大橋合龍標誌着中國橋樑建設邁上新水平,也為國內外在高地震烈度區、複雜地質條件下建設同類橋樑提供寶貴經驗。中新社發 王一翔 攝
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實現“縣縣通高速”,中國內地通往中緬邊境勐海縣打洛口岸也更加便捷。圖為景洪至勐海高速公路瀾滄江特大橋。 中新社發 王雲龍 攝
分佈在瀾滄江畔的數千塊鹽田,歷經1300多年至今保持原始手工曬鹽方式。當地大部分鹽田由多根木柱搭架,架上用泥土鋪成平面夯實,四周築以泥梗圍欄,以便曬鹽之用。鹽民從江邊的鹽滷水井中背上滷水,倒在滷池、鹽田中依次風乾濃縮,最終結晶成鹽。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
位於瀾滄江源頭的青海省雜多縣,當地的康巴藏族民眾沐浴着高原熾烈的陽光,跳起了吉慶灑脱的鍋莊舞。中新社記者 蘇丹 攝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的雜多縣地處瀾滄江源頭為藏族純牧業縣,伴隨玉樹震後重建的收官,該縣新城區與舊城區基礎設施建設差距凸顯。2015年該縣斥資3億元(人民幣)啓動舊城區改造項目,優化道路管網布局以及生活服務設施及配套垃圾處理系統建設,改造項目面積達8平方公里,涉及9個社區1180户拆遷重建,打造瀾滄江源生態第一縣。中新社記者 羅雲鵬 攝
位於雲南省臨滄市雲縣境內的瀾滄江大橋上,各地民眾聚集到此,購物趕集。中新社記者 任東 攝
昌都位於西藏東部,地處橫斷山脈和三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流域,東與四川省相望,東南面與緬甸及雲南接壤,西南面與林芝地區毗鄰,西北與西藏那曲地區相連,北面與青海省交界,西望自治區首府拉薩,被稱作“藏東門户”。圖為瀾滄江畔的昌都市。中新社記者 徐鼕鼕 攝
昌都市是歷史上茶馬古道的物資集散地,素有“藏東明珠”的美稱。昌都市於2012年4月全面啓動舊城改造工作,並同步實施昌都城市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極大地改善了市區基礎設施條件,優化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圖為俯瞰夜幕下的昌都市區。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