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簡單來説就是朝拜聖像意思,是指一個人去到心目中信仰的聖地或其它重要地點的旅程。對於普通人來説,這個地點可以是一些相關領域的重要殿堂,比如一些高等學府,音樂聖地等等。但對於一些宗教信徒來説,這個地點往往具有宗教上的神聖意義,他們的朝聖,更像是一項具有重大道德或靈性意義的探尋。
這種朝聖活動在我國的青藏高原地區比較常見,比如我國岡仁波齊、梅里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就被稱為藏傳佛教的四大神山,吸引了很多香客朝聖的腳步。此外不僅是我國的香客,還有很多印度的香客,也紛紛不顧艱辛來到我國朝聖。
印度是我國的鄰國之一,位於青藏高原南部,雖然與我國相鄰,但前往我國朝聖卻並不容易,因為青藏高原海拔很高,有着世界屋脊之稱,印度人來朝聖,必須翻越崇山峻嶺。然而巍峨的喜馬拉雅山,並沒有擋住印度香客的熱情,每年都有很多印度香客,前往我國朝聖。
這些印度香客,大多是印度教的信徒,也有少部分佛教徒和耆那教的信奉者。人數比例,和印度各宗教的人口比例基本相同。據統計,印度總人口約為13.24億,90%信仰印度教。所以來我國朝聖的印度人,大部分為印度教香客。不過,佛教徒來我國朝聖還有情可原,畢竟我國擁有佛教神山,但印度教香客,為何也熱衷來我國朝聖呢?
這和古印度文明的起源,以及印度教神話都有着很大的聯繫。印度教是印度的本土宗教,是在印度社會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宗教,是吸收了印度社會各種文化的綜合產物。比如佛教宣揚眾生平等,但印度教卻把種姓制度作為核心教義。
由此可見,印度教更迎合了印度的本土文化。包括印度的種姓制度,風俗習慣、哲學思想,以及印度國內的一些名山大河,都被印度教賦予了神秘色彩。最典型的就是恆河,恆河是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被稱為印度的母親。所以對於恆河的起源,在印度也有一個神秘的傳説。
相傳,恆河曾是一條邪惡的河流,經常氾濫成災,殘害生靈,後來面對生靈塗炭的印度,是濕婆神站在喜馬拉雅山附近的恆河上游,讓恆河水從他的頭髮上緩緩流下,從而減弱水勢,馴服了恆河,此後印度人才得以安居樂業。這位濕婆神,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與梵天和毗濕奴並列,是印度教信徒非常敬仰的一位大神。
在印度,大多數印度教信徒終生懷有兩大志向,第一敬仰濕婆神,第二就是到恆河洗聖水澡並飲用恆河聖水。印度人堅信,一生中只要到恆河,用聖水沐浴一次,就可以洗清生生世世的所有罪惡。那麼這恆河聖水從何而來呢?
在印度教神話中,這恆河聖水發源地,是一個更加神聖的所在。相傳,恆河水發源於“神山聖湖”。根據印度教創世史詩《羅摩衍那》記載,古代印度人篤信恆河發源於我國西藏的岡底斯山,他們認為岡底斯山脈的岡仁波齊峯,就是“神中之神”濕婆修行的場所,所以印度教徒尊岡仁波齊為“神山”,認為那裏是世界的中心。
岡仁波齊海拔6656米,位於我國西藏普蘭縣,峯頂終年被冰雪覆蓋,山形類似一個大金字塔,看起來確實有一種神秘色彩。此外在岡底斯山的東南坡,有一個大而幽靜的淡水湖,叫做瑪旁雍錯。瑪旁雍錯湖面海拔4588米,平均水深46米,面積412平方公里。湖水碧透清澈,是我國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傳佛教,印度教都認為,瑪旁雍錯是一座盡善盡美的湖,是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眾神的香格里拉,萬物之極樂世界。印度教徒還認為那裏是大神濕婆的居所,所以尊瑪旁雍錯為“聖湖”。
千百年來,印度人堅信恆河水是從“神山聖湖”而來,所以那些虔誠的印度教徒不辭艱辛,長途跋涉,甚至要赤足翻越喜馬拉雅山,到我國境內的“神山聖湖”朝聖,他們堅信,一生中只要到神山聖湖朝聖一次,就算完成人生中一件重要的善功。所以印度人熱衷到中國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