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河畔的中國】18年治沙染綠毛烏素 他將沙漠裏的樹種送上了太空
央視網消息:(記者 孫曉媛)陝西省榆林市地處毛烏素沙漠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黃河“幾字灣”核心區,曾是飽受風沙與水土侵蝕危害的重災區。
據陝西省毛烏素生態試驗站資料介紹,新中國成立前,榆林、神木境內流沙已越過長城50多公里,大片農田、牧場被吞沒,400多個村莊被風沙掩埋,沙進人退,百姓背井離鄉。
2021年10月21日,遠眺毛烏素治沙造林基地。孫曉媛/攝
“三十里明沙二十里水”,陝北民歌中的這句歌詞曾是毛烏素沙漠的真實寫照。
10月21日,記者走進榆林神木毛烏素治沙造林基地,登上觀景台,放眼望去已是連綿葱鬱。神木市生態保護建設協會會長張應龍在接受央視網記者採訪時説,18年前這裏還是大片黃沙,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即便盛夏時節也看不到一點點綠色。
2003年到2019年毛烏素治沙造林基地衞星圖對比。圖/陝西省毛烏素生態試驗站
2003年,張應龍辭去工作,承包了位於神木市錦界鎮的毛烏素荒沙地42.8萬畝,開始了他18年漫長的治沙之路。
那個時候,沒有道路,沒有電,也沒有通信條件,全靠驢拉、人扛運送樹苗,而且駐地也隨時面臨被風沙掩埋的風險。
回憶林地建設初期,張應龍説,當初是因為不瞭解治沙,所以才敢治沙。可一個外行,要在沙漠中種樹,何談容易?
一開始,張應龍投了很多錢,不見效果,甚至連耐寒耐旱能力強的紫穗槐都種不活。在遭遇過無數次挫敗後,他走訪了高校和科研院所,拜訪了許多專業人士。一位中科院的專家告訴他,沙漠裏種樹要先保住水分,這樣樹種的成活率才能高,此外還要種混交林,喬灌木結合。
2019年,張應龍(左)在沙地同當地農民一起種樹。
此後,他一邊學習一邊實踐。18年來,當初張應龍承包的42.8萬畝荒沙地,林草覆蓋度已從3%提高到了65%,並且開創了一條科研科普、生態造林、生態惠民的循環林業發展道路。
2003年至今,曾經的荒沙地陸續引進了長柄扁桃、樹莓、花楸以及林下食用菌等種植產業,林業治沙成果惠及當地農民。
張應龍告訴央視網記者,目前,造林基地已幫助農民新造水澆地3000多畝,開放長柄扁桃經濟林,發展規模農業,每年收益可達2000多萬元。區域農業的生產方式和農民的收入結構正在改變,造林基地駛入了良性生態循環發展軌道。
10月21日,張應龍在毛烏素治沙造林基地接受記者採訪。孫曉媛/攝
10月16日,來自榆林的七類270克種子隨三名航天員進入太空,開啓為期六個月的太空之旅,其中就有來自毛烏素治沙造林基地的長柄扁桃。
張應龍告訴央視網記者,通過搭載航天誘變育種,有利於加快長柄扁桃良種化的進程,提升長柄扁桃在毛烏素沙地的品質和產量,為將來大面積發展林下經濟提供助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住了綠水青山,下一步就是要將綠水青山轉化成金山銀山。而近年來,他們所做的科研工作,或許會為下一步鄉村振興提供一些技術支撐。
回顧18年治沙之路,他感慨,治沙是一場人民戰爭。一個英雄救不了世界,只有靠社會的力量才能真正保護沙漠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