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買的是真建盞嗎?5分鐘讓你看懂“建盞”和“建盞”之間的關係

建盞,建陽建窯生產的瓷器,宋朝時期風靡一時,文人志士競相擁有。近幾年在收藏市場逐漸走俏,其魅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收藏人,與之同時建盞的偽知識也橫空出世,影響了人們對於建盞的判斷!

其實很多剛認識建盞的朋友會將其稱之為“天目盞”,這其實並不正確!建盞是中國原生的説法,指建窯燒製的黑釉茶盞。建是建窯,盞是茶盞,也就是茶碗,兩個字把產地和器型都説得清楚明白,概念清晰,形容準確。

“天目”名稱源於,南宋時期,前來浙江天目佛教寺院參禪學法的日本僧人。他們使用建盞喝茶並把它攜帶歸國,因此稱之為“天目碗”。後來推而廣之,在日本,“天目”成為所有黑釉建盞陶瓷的代名詞。

在日文語境下,經過多年的演變,建窯、吉州窯、定窯等多個窯口的黑釉茶碗,都被稱為某某天目,來自中國的,統稱為唐物天目。日本自己燒的某些茶碗也叫某某天目,如瀨户天目。甚至不是黑釉的茶碗也被稱為天目。

由於天目的表意不明確,它的定義具體指什麼,在日本本土就已經有爭議。

嚴格來説,建盞和天目,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表意準確,後者表意模糊。

一些日本的書籍,把黑瓷叫成天目,對於新手來説就比較難接受,因為天目一詞,既不體現產地,又不體現器型,也不體現釉色。

近年來,甚至有國內學者發文稱天目是“以訛傳訛”。現在中國的學術界,已經很少有人在正式著作中把黑釉瓷稱為天目,只是民間仍然有人這麼提。然而不管天目的概念怎麼變,日方都認為建盞是天目中的最高等級

換言之,建盞屬於天目的子集,但這種用法存在捨近求遠,舍簡就繁的問題。

其實在前段時間CCTV-10《探索·發現》所播的《盞內春秋》就起到了反面教材作用。

視頻封面上的這些並非建盞,建盞為黑釉茶碗,燒製建盞所用的胎土必須是產自建陽水吉一帶的含鐵量8%左右的紅色胎土。視頻封面上的這些“建盞”是範澤鋒(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專業創作佛教題材紫砂作品)所作的“天目盞”。不過,還是得感謝央視。因為建盞文化深厚駁雜,幾十分鐘的視頻無法盡善盡美,文化工作者的學習之路也是沒有止境。然而,究竟什麼是建盞,它有歷史的定義,也有時代的定義,有傳統的延續,也有創造的顛覆。作為匠人,作為觀眾,可以有觀點,可以更加犀利,也更應該有縱觀古今的視野和胸懷。

範澤鋒天目盞

建盞兩個字本身,就含有宋代第一茶盞、黑釉瓷巔峯的意思,沒必要去説成是天目。其他窯口的瓷器,按照各自釉色窯口去分類就好,也沒必要用天目一詞。 承襲老祖宗的叫法,方便又明晰。總而言之,建盞就是建盞,它是黑釉瓷,是宋瓷。

其實建盞除了“天目”與“建盞”這些會被混淆外,在tb上有些人把建盞二字作為招牌,因為這個名頭可以帶來利益,就隨便往哪個瓷器上貼,掛羊頭賣狗肉,實在太拙劣了。

不是建盞,並不等於沒有欣賞價值,工藝不同,不代表有高下之分。

不過,不是建盞卻打着建盞旗號,是出於什麼目的?是為了賣得更貴?或者賣得更好?只有商家自己知道。不管出發點如何,對消費者都不厚道。

如果新手從未接觸過建盞實物,從圖片上,也是可以初步篩掉一些盞的。

比如胎質輕薄潔白的,顯然就不是鐵胎,也不是建盞。

從釉色上判斷,會複雜一些。想要避免買錯,可以找自己信得過的渠道網購,可以去實體店接觸新盞實物,如果周圍沒有實體店,可以多看看筆者動態文裏的配圖,多作比較。

以下為卓立旗老師的黑釉銀斑建盞

從古至今,從國內走向國際,建盞的發展道路變得日益寬闊,但它背後所凝結的匠心卻永遠不會改變,建盞之珍貴,在於傳統,建盞之意義,在於傳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06 字。

轉載請註明: 你買的是真建盞嗎?5分鐘讓你看懂“建盞”和“建盞”之間的關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