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12景:不僅景色美,背後的故事、歷史更值得銘記,建議收藏
有人問我:清華園哪裏最美?
這個問題有點難。每天在園子裏行走,每天在朋友圈曬圖,連續五個學期開設通識課“清華學”,甚至被同學們戲稱“清華園第一導遊”,我覺得清華園處處有美,各有千秋,很難排出順序。於是我閉上眼睛,看看哪些景觀浮現在腦海,結果是以下“十二景”。這顯然是一種主觀判斷,帶着個人偏好,不能説它們“最美”,更不能説清華園只有這些景觀。但我覺得這“十二景”應該得到公認,以下就是基本理由。此外,“十二”並非確切數字,可大可小,只是“清華學”班級一般是十二個本科生,課程也是十二週,巧合而已。
——清華大學楊國華老師
“清華學”課程的實地考察
楊國華,1965年3月生,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Journal of World Trade 編委,WTO 秘書處爭端解決專家庫成員,WTO 上訴機構成員候選人。在清華大學法學院開設“WTO 中國案例研究”、“國際經貿法律實務”、“中美經貿關係中的法律問題”和“中國經濟與法律制度:WTO 中國案例的視角”等課程。開設全校公選人文素質教育課“清華學”。
“清華學”課程關注清華園內的風物,同學們在課堂上通過文獻閲讀、交流討論、實地考察、四季體驗的方式,發現清華園中的點滴歷史與美。春華秋實,楊老師寫下這篇《清華十二景》,送給園子內外熱愛清華的人。
一、高山仰止——王國維紀念碑
王國維紀念碑是一件文物,1929年清華師生為紀念王國維“自沉”兩週年而立。這是“五絕碑”,因為除了“碑主”王國維,“撰文”陳寅恪、“書丹”林志均、“篆額”馬衡和“擬式”梁思成四人都是當時鼎鼎大名的學者,有很多故事可講。紀念碑位於第一教學樓北側,背靠土坡,綠樹掩映,為遊人所不知,卻常見鮮花擺在碑前。
碑文只有253字,但我們耳熟能詳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就出於此。陳寅恪曾説:“我的思想、我的主張完全見於我所寫的王國維紀念碑中。”陳寅恪以其學問和氣節為後人稱道,人們瞻仰這方碑,除了感嘆國學大師王國維之死,更多地是感受碑文的力量。這裏是清華的“文脈”,代代學人都應常常來此觀瞻。
二、壯志凌雲——西南聯大紀念碑
西南聯大是一段傳奇,而紀念碑以短短1136字記載了其始末,謳歌了其精神;“詩書喪猶有舌”擲地有聲,“違千夫之諾諾作一士之諤諤”不屈不撓,體現了知識分子的氣節。“撰文”馮友蘭、“篆額”聞一多和“書丹”羅庸都是大學者、大名人。關於這篇文字,馮友蘭晚年曾有“自識”:“此文有見識,有感情,有氣勢,有詞藻,有音節,寓六朝之儷句於唐宋之古文。”“承百代之流,而會乎當今之變,有藴於中,故情文相生,不能自已。”紀念碑位於清芬園西面,學堂路和校河之間的開闊地帶,遠遠就能看見。
紀念碑設計和選址頗有講究。根據設計者介紹,碑身是黑色花崗岩,“密度堅韌、無雜色”。“碑體以疊退的方式,通過光影增加造型的層次感,莊重中不乏細膩。”“選址在一片綠地之中,東側有起伏的土坡,向西則面向校河開放,青草依依,綠樹成蔭,具有濃重的校園氛圍。”“依據地形條件,設置了層層跌落的台地,每層台地皆為不規則的折線,隱喻了中國知識分子寧折不彎的剛毅性格,富有力度。下方的三塊台地象徵了當時聯合起來的三所大學,以不同的鋪地材料指涉了三所學校的性格,在其之上是一塊完整的混凝土地面,象徵了團結和凝聚力。這塊場地的中央為經過鏽蝕的鋼板,體現歷史的滄桑感,而碑體則從鋼板中間拔地而起。鋼板上在四個正方位都有線條和磨亮的銅塊作為標誌,據此可以看到紀念碑朝向西南有偏轉,通過形象的語言表現了‘西南’和‘聯合’的概念。”“整個設計沒有采用一般紀念性建築常規的軸線序列的手法,充分結合地形,隨形就勢地處理各個部分,既有校園氣息,又不乏莊重、肅穆的紀念性。”
三、萬壑千巖——地質之角
清華園博大精深,“地質之角”別有洞天。在學堂路西側,第四教學樓後面,在綠樹掩映之間,有288塊岩石,特徵不同,形態各異。這裏是水利系的實驗基地,也是清華師生長知識的地質公園。據創建之初的學校官網介紹,這裏是“我國第一個在自然尺度下集中、全面、系統、便捷地展示典型地殼岩石和典型地質現象的校園實踐教育基地”,“從全國主要的名山大川、大型工程現場採集三大類近百種典型的岩石標本、十多種典型的地質構造標本,36種不同地質歷史時期典型的地層標本”。
這個地質公園的“園主”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水利系張建民教授,“地質之角”是他一手籌建的。他不僅選定了每一塊石頭,而且親自佈置和設計,“天南地北”,中心突出,“一亭”和跌水,樹木種植,甚至愛因斯坦手書的鐫刻,都有所用心,令人走進這裏就感到眼界大開、心曠神怡。他喜歡在這裏漫步,慈愛的眼光掃過大大小小的石頭,彷彿父母看着自己的孩子。這是他的園子,甚至他的辦公室就在這裏的一幢二層小樓上。清華園裏出奇人。張建民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奇人,以一己之力為清華園營造了一塊風水寶地。
四、渾然天成——景觀石
清華園內有“十大景觀石”:前寒武紀海底火山岩“桂韻”;前寒武紀海底火山岩五彩奇石“禹域瑤華”;瘦漏皺透“泰湖石”和太湖石;獨石成山“泰山石”;蛇紋石花玉“母育子”;靈璧石“擎天柱”;侏羅紀年石樹“硅化木”;“牡丹石”。
站在這些高大、奇特而年代久遠的石頭面前,人們常常感慨萬千。色彩斑斕的海底火山岩、惟妙惟肖的硅化木和頂天立地的靈璧石,讓人看到地質的變遷和人類的渺小。“千瘡百孔”的太湖石,讓人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圖案豐富的花玉、牡丹石和泰山石,讓人浮想聯翩。這些都是景觀石中的精品,在造型或紋理方面,營造了藝術與自然融合的境界。
五、巧奪天工——雕塑
校園北部學生區的“紫荊雕塑苑”有幾十件雕塑作品,而“飛翔的思想”和“精神不倒 海明威”尤為引人注目。除此之外,校園裏的雕塑也隨處可見,甚至可以評出“十大雕塑”:“行者”和“國學四大導師”;“生之慾”和“黑洞與白洞”;“源”;“凝聚的風景”和“星光旅行者”;“朱自清”和“聞一多”;“孔子”。雕塑讓公共空間具有了藝術和人文氣息,讓人的思想高於俗世的生活,而校園雕塑還增加了教育的功能,讓年輕人在耳濡目染之間受到薰陶。
清華園裏有雕塑名家魏小明教授的四件作品:《惑魚》、《后羿射日》、《奮進》和《人間天使》)。這些雕塑不僅形態各異,寓意深刻,而且讓師生感到親切,因為這是我們自己老師的作品。
六、爭奇鬥豔——植物
清華園就是植物園,有七百多種植物,數量僅次於香山植物園。生命學院王菁蘭老師的專著《水木湛清華:清華大學校園植物》記載了植物普查和分佈,圖文並茂,是清華園植物的權威“導遊圖”。植物除了綠化功能,還能提供生物知識和視覺享受,讓人長不少見識,增很多樂趣。
欣賞清華園的植物,最好的時間顯然是春秋兩季。春天來了,各種花卉次第開放,爭芳鬥豔,也為植物識別提供了機會,其中校花紫荊和丁香是當之無愧的公主。一夜秋風,樹葉開始變紅變黃,將整個校園裝點成五顏六色。據説清華園位居京城“十大銀杏觀賞地”之列,金黃的銀杏格外引人注目。事實上,爬牆虎也不甘落後,攀牆上樹,展現着自己的風采,讓路人驚歎。此外,夏季的荷花,冬季的臘梅,也在滿目葱綠或萬木凋零之中,彰顯着獨特的魅力。
校慶前後,學生社團植物協會的同學們會志願講解植物識別和花卉鑑賞。在花前,在樹下,一個小老師認真講着,幾位新同學認真聽着,是校園最為靚麗的風景線。
七、曲徑通幽——園林
“清華園”本身就是皇家園林的名稱。現在的園林景觀,主要集中在近春園和水木清華。此外,“情人坡”和工字廳南廣場也很有特色。
近春園是一個島,可以通過東南平坦的“蓮橋”和北面拱形的玉帶橋上島。島上寬敞平坦,滿目蒼翠,十幾株參天白楊蔚為壯觀。這裏有“荷塘月色亭”,提醒人們這裏就是散文名篇《荷塘月色》的誕生地。四周都是荷塘,夏季荷葉茂盛,荷花飄香,令人忍不住吟誦起文中名句“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這篇文章是清華園的一張名片。
“水木清華”是另外一片較小的湖面,水色清明,草木茂盛,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工字廳後門三十四字長聯“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萬千變幻都非凡境,窗中雲影任東西南北去來澹盪洵是仙居”準確地描繪了這裏的風光。這裏常被誤認為“荷塘月色”,因為北岸有朱自清雕塑,東岸是“自清亭”,夏季也是滿塘荷花。這裏不是朱自清那個夏夜出門溜達的地方,曾經有專門的文章考證。
“情人坡”名字很浪漫,一聽就知道是約定俗成的民間稱呼。這裏是大片沿坡而上的草坪,坡頂有一棵古樹,還有弧形的紫藤長廊,風光無限,經常見到婚紗攝影。這裏曾經是清華園最早的教授住宅“北院”,負責改造設計的建築系老師將舊磚和舊梁用於長廊和矮牆,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融為一體,雅俗共賞。相比之下,工字廳南廣場就顯得正式莊重,主要是濃密的樹林,高大的校歌碑位於西側。這裏夏季濃陰蔽日,秋季斑駁陸離,是能夠產生思想的地方。
八、鴻圖華構——建築
清華園裏的建築豐富多樣,中西合璧,古典現代,大有學問。
在西部“老區”,兩三百年的“工字廳”和“古月堂”,大屋頂,四合院,大紅門,曲走廊,是典型的中國古代建築。工字廳前的“清華園”三字是咸豐御筆。毗鄰而立的是百年大禮堂,紅磚、穹頂、廊柱,是當時非常流行的古羅馬神殿形狀,成為清華的標誌性建築,為國內所僅見。旁邊的二層清華學堂歐洲風格,青磚坡頂,莊重典雅。圖書館建築羣蜿蜒曲折,跨越了一個世紀而協調實用。在東部“新區”,新清華學堂融“歌劇院”、“校史館”和“音樂廳”為一體,既有老清華的紅磚色,又有現代建築的線條和圖形,寬敞大氣,蔚為壯觀。這裏的音樂廳設施,位居京城前列。人文社科圖書館和藝術博物館是當代建築大師馬里奧.博塔作品,高大的空間,流暢的線條,新奇的造型,堪稱建築藝術的傑作。藝術博物館,從建築到展覽,可能都是國內最好的。
建築是看得見的歷史。從西向東,我們看到了清華園的變遷,也看到了時代的演進。建築學院前輩關肇鄴教授曾説:建築的重點在和諧,即與周圍環境的協調一致。正因為此,從西向東,建築風格各異,但是我們卻不覺突兀,而是彷彿翻看一本書,情節遞進,章節相連。
九、桃李不言——老校門
老校門是清華的標誌。建築學院的老師説:這個校門説不出是什麼風格。的確,校門設計者已經不可考,但是這顯然不是中式牌樓,也不是古代大門。廊柱和拱門的結合,是典型的西洋模式。也許在建築專家眼中,此門乏善可陳,但是在清華校友心中,這裏是卻是“家門”,來到這裏就是回到了家。
老校門是一部濃縮的中國近代史。清末大臣那桐題寫的“清華園”和“宣統辛亥”,是清華學校的“出生證”,讓人回到了那個“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動盪年代。門後石基上,刻有“1991年重建”字樣,又讓人回憶起1966年8月24日被推倒、砸毀的驚悚場面,以及隨後豎起的全國第一座巨型偉人像,1987年後的空空蕩蕩。人來人往,潮起潮落,如今的老校門依然潔白平靜地矗立在校園中央,微笑着與學子游人合影留念。
十、羣賢畢至——故居
一百年來,曾有三百個學術大師在這裏生活,至今仍能看到幾十個故居。走到照瀾院兩户一排的洋房、新林院的獨棟別墅、勝因院的小洋樓和西院的四合院,我們彷彿能夠看到趙元任、陳寅恪、梅貽琦、梁思成、羅念生、王國維和朱自清等人的身影,想起他們的學術,他們的故事,以及他們那個特殊的時代。故居是一座座豐碑,睹物思人,源遠流長。
參觀故居,只能在外面看看,因為這裏大多是大雜院,私搭亂建,狀況堪憂。清華園至今沒有一個整理開放的名人故居,令人遺憾。如果能夠選擇一些故居,開闢成紀念館,由學生管理和講解,一定會成為獨特的人文景觀。
十一、庭院深深——勝因院
勝因院是教師住宅區,建於抗戰覆校之後,名字來自昆明郊區西南聯大舊址“勝因寺”,也有紀念抗戰勝利之意。這裏有十幾棟小洋樓,美式鄉村風格,姿態優雅,是唯一經過整體修繕的故居羣,目前多數為辦公用房。
來到勝因院,除了感受優美的環境,想想以前的故事,還可以走進22號看看。這裏曾經是歷史學家週一良故居。他是很有故事的人,學術承前啓後,人生跌宕起伏,是一個時代知識分子的縮影。不僅如此,他和夫人鄧懿曾被稱為“泰山情侶”,風風雨雨六十載,説不盡的美麗與哀愁。在二樓朝南的房間,能看到他們倆的老照片。
十二、生生不息——校河
海淀萬泉河從西門流入,經西院、理學院、西操場、大禮堂、圖書館、西南聯大紀念碑、情人坡、聽濤園和學生公寓,蜿蜒曲折穿過校園,約兩公里,稱為校河。這是清華園裏一道流動的風景線,夏季楊柳依依,秋季紅葉滿岸,冬季冰封雪凍,春季鮮花盛開。尤其是深秋季節,情人坡附近的鐵橋上爬滿了紅葉,成了名副其實的“紅橋”。橋下緩慢的流水,帶來上游一片片彩葉,正是“流水落花”的美麗景象。順着校河漫步,彷彿穿越在歷史的長河中,恍惚之間,一時不知身置何處,今夕何年。
在圖書館東面,校河的支流從地下向南穿過地質之角,然後沿着清華路向西,經過銀杏大道、老校門和海底火山岩“桂韻”,在西門內與主流匯合。兩條河組成了湯勺的形狀,勺內是清華“發祥地”,有荷塘月色、水木清華、工字廳、古月堂、大禮堂、清華學堂、王國維紀念碑和老校門。從校園地圖上看,清華園好像一鍋老湯,除了勺內的精華,“鍋裏”還有故居、建築、雕塑,植物和景觀石等等“真材實料”。
十二週的課程,每學期十二位學生,如楊老師所言,清華園不止有這十二種景物,每天,楊國華老師都在用鏡頭記載與分享着,清華園四季更迭的細微變化,發現園子裏無窮的意趣和驚喜。
水木清華眾秀鍾,春風化雨樂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