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改造後項目。攝影劉仲福
文/劉仲福
北與寧鄉接壤、南距婁底市區僅12公里、西與漣源交界,作為中國傳統村落和湖南歷史文化名村,湘鄉市壺天鎮壺天村自北宋慶曆五年(1046年)形成至今,已有近千年歷史。
古韻悠悠終成喧譁熱鬧之地
昔日,往來邵陽、寧鄉、益陽、長沙、岳陽等地的行人途經壺天村歇腳,逐漸孕育了打草鞋、燒茶水、做飯菜、住客棧等需求。隨着時間的推移,聰明的生意人紛紛來到這裏投資興業建房開鋪,沿線生意也越來越紅火,最終形成喧譁熱鬧之地。清朝晚期,熱鬧的壺天古街漸趨成熟,至今有200多年曆史。
改造前圖片。攝影肖鵠
壺天石板街東西方向鋪開,西邊為上街頭、東邊為下街頭,中間有一段地勢高處被稱為中和總。離中和總不遠處,石板街又向北生出一條橫街來,使這條總長414米的街巷在大地上畫出了“人”字。街巷串起了6個村民小組,兩邊是鱗次櫛比的房子,可中和總這裏有些不同,為方便人們出行,附近還設有一個出入口,其功能類似於現在的小區門衞。這些街巷的設計風格,都被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改造前圖片。攝影肖鵠
自古至今,壺天古街的商業就十分繁榮,從簡單的商品貿易到手工作坊都有,制酒業、製糖業、紡織業更是當時遠近聞名的手工業。古街兩旁是江南風格的古建築,白牆飛檐,古韻悠悠;而建築物的門牌上,用繁體字寫着“客棧”“藥鋪”“商號”等字眼。房內的佈局也有意思:大多為三進五間式,有些只剩下四間或三間。第一進往往被當作鋪面做生意,第二進中間為廚房,兩邊為卧室,第三進則是倉儲室,用來囤積貨物。
改造前圖片。攝影肖鵠
這樣的地方,方可稱為古韻商華。
“這裏曾是邊陲商貿重鎮,宋代開始有人經商,清代達到鼎盛。”至清光緒年間,這裏已有店鋪200多家,成為周圍百里範圍大米、薯粉、茶葉、花生、茶油等土特產的集散地,出現了數家手工作坊和武術館、會館、商會等民間團體,鎮上常住人口達到一萬人。
改造前圖片。攝影肖鵠
修舊如舊留住原汁原味的鄉愁
走進壺天古街,人們被這裏的古香古色所吸引。石板路、木門窗、木梯子、土磚牆壁、卯榫結構的木房梁等,都還是古街最初的那個模樣。硬要説有什麼新的痕跡,除了粉刷一新的白牆,就只有石板街兩旁的溝渠了,為了覆蓋明溝,上面加了一層新的水泥板。然而,早在一年前,這裏還是一幅破敗的景象,即便是現在,老街東邊也不像西頭這般整潔美觀。
第一期改造前後對比。攝影劉仲福
壺天古街有磚瓦木房結構古建築房屋998間,但不少古建築受損,並已有部分倒塌。壺天鎮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科學管理”的原則,對古街建築羣進行了保護性修繕,保留了原有結構和風貌。第一期維修改造項目已於2020年順利實施,維修復原古建築20套86間,校正青石板150米。還將繼續對壺天古街進行保護性修繕,實施第二期第三期項目,留住那份原汁原味的鄉愁。
與壺天古街商業繁華相伴而來的,是壺天火龍燈的流行。
相傳,在清代,當時被稱作城江鋪的壺天古街,常常無故鬧火災。居民很是費解,後來發現與壺天村相隔1.5公里處有一巖龍山,“山有龍洞,繞洞萬石簇立。洞中有石,蜿蜒成文,洞門三重,每進益遠,遊者莫能窮焉。”(同治刊《湘鄉縣誌》)內有一赤蛇經千年修煉,成為火龍,為害城江鋪百姓,一弘道人為使人們免遭火災之苦,設壇啓奏火龍,答應每年新春正月十二至十五日,殺豬宰羊祭祀,舞火龍燈叩謝龍恩,求保一方清泰。
火龍燈裏的壺天人。攝影肖鵠
自此以後,城江鋪果然火患消失,生意紅火,人們無不歡欣,每年以耍龍燈謝恩並歡度圓宵佳節。經過一百多年的傳承和發展,其扎制工藝、配樂舞姿、表演程序等逐步完善,並不斷創新,成為湘中地區最具民間韻味的傳統文化活動。如今,壺天火龍燈已被評為湘潭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