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灘楓徑集市現在鬧猛,楓涇路從前就很鬧猛

十六鋪小東門一條普通的楓涇路,一夜變身名聲大震的“BFC外灘楓徑”集市,成為市民品美酒、嘗美食、吹江風看演出……蜂擁而至的打卡之地。媒體披露,外灘楓徑集市全長360米,已成為上海最美天際線的“外灘風景”觀光點的代名詞。

外灘楓徑集市現在鬧猛,楓涇路從前就很鬧猛

幾十年前,我就住在現“外灘楓徑”附近。當年的楓涇路與真如路,雖是兩條沒多少人知道的小馬路,但它的鬧猛,你不會想到。

楓涇路不寬,在周浦路拐角處有個大餅油條攤一溜鋪開,蘆蓆棚下放着做大餅油條的長桌,置着烘大餅的爐子與煎油條的鐵鍋,一隻煮豆漿的鋁鍋始終沸騰着,旁邊幾隻長桌長凳,供食客堂吃。別看攤子簡陋,卻是周邊居民的“早餐工程”。

每天清晨,攤前人頭攢動,煎油條的鍋前,總是排着長隊,等候油條出鍋,買油條人用筷子串起或用洗菜的竹淘籮、鋼精鍋蓋子盛着,拿回家去蘸着醬油過泡飯吃。有些什麼盛器也沒帶的顧客,只好不停地輪換着左右手,捧着滾燙的油條,疾奔回家。

從楓涇路沿着狹窄的周浦路穿到真如路,這一段就是名聞全市的小東門露天菜場的場地了,菜場計劃供應的魚、肉葷菜攤都在隔壁的方浜路上,這兒路兩旁全挨着賣蔬菜與豆製品等的攤頭,天天早上人擠人的。

蔬菜攤比賣魚、肉的開市早,天矇矇亮,幾個鐵絲籮筐疊在一起,拉只燈泡,就賣開了。賣菜阿姨都是大嗓門,在早市的人聲鼎沸中,所報價錢,聽來一清二楚。當然,她們吵架也是把“好手”。

過了蔬菜攤,是菜場的盆菜攤。攤前的長條桌上放着一盆盆葷素搭配的盆菜。盆菜攤雖然賣的菜價格要貴一些,但在這兒能買到需憑票供應的肉、魚與豆製品。早上一開秤,蹄髈搭土豆、小排骨搭山藥、帶魚搭鹹菜、百葉絲搭肉絲等緊俏商品,很快就賣完了。

盆菜攤旁邊放着幾隻鹹菜桶,是菜場的鹹菜攤,鹹菜攤的生意不温不火,顧客雖不排隊,卻也絡繹不絕。

盆菜攤斜對過是豆製品攤,桌上擺滿了豆腐、豆乾、素雞、百葉、烤麩等各色豆製品,全是南市豆製品廠剛剛生產出來的,有的還冒着熱氣。

在五彩繽紛的霓虹燈下,逛楓徑夜市的年輕人拿着烤串,喝着啤酒,在味蕾滿足中,欣賞着美妙的音樂,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遙望着黃浦江的美景。不過,他們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幾十年前,就在他們腳下,有一個在全市名氣同樣很響的小菜場,湧動着的人流與嘈雜。(任熾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09 字。

轉載請註明: 外灘楓徑集市現在鬧猛,楓涇路從前就很鬧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