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齊哈爾的明代遺蹟鄂勒歡古城
齊悦 傅惟光
(齊齊哈爾市文物管理站,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摘要]大民屯顧甸村,明代鄂勒歡古城,尼堪外蘭所築。努爾哈赤征討尼堪外蘭於鄂勒歡城,旋伏誅。
[關鍵詞]大梅楞屯 鄂勒歡城 明代古城 元明戰場
明代的齊齊哈爾
齊齊哈爾所處的嫩江、烏裕爾河流域,早在東漢時期的北夷橐離、夫餘立國,已有北方民族政權,接受冊封,為玄菟郡所轄。
明代的齊齊哈爾嫩江流域屬大寧都司和奴爾幹都司管轄。奴爾幹都司(今黑龍江下游俄羅斯境內的特林),分統各地衞所。明代齊齊哈爾境先屬大寧都司,其後統屬奴爾幹都司。於其地置兀良哈三衞。即泰寧、福餘、朵顏三衞。
泰寧衞,置指揮使司,在今吉林洮安東南30裏的四家子古城舊址。
福餘衞,置指揮同知,設在今歸流河上游一帶。(今內蒙古烏蘭浩特附近)。其轄區大體為洮河、歸流河上游險要山區。
福餘衞轄區以今嫩江流域為中心,東到烏裕爾河流域,西到今淖爾河流域。今齊齊哈爾市轄區大部分區域,在福餘衞境內。
衞,是相當於今縣一級的地方政權機構。除設有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為衞的正副官和重要官員外,還設有屬官鎮撫司鎮撫二員(從五品),經歷司經歷、知事、吏目等員。
衞以下設所,為基層政權機構。衞、所官員均由本地部落酋長擔任。
齊齊哈爾曾發現了朵顏衞銅質官印,《黑龍江志稿·藝文志》收錄了“朵顏衞銅印歌”以記其事。
元末明初,今齊齊哈爾轄區的主體民族是蒙古人。除女真族、漢族外,其他民族均已與蒙古族融合。明初元太祖弟拙赤一合撤兒十四世孫奎蒙克率部走避嫩江。往依福餘,號所部為嫩江科爾沁部。明朝中葉,齊齊哈爾轄區的民族主體為蒙古韃靼,成為其聚集的居住區域。
《朵顏衞銅印歌》,是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流戍齊齊哈爾的前吏部侍郎劉鳳浩,在《黑龍江志稿》中保留的代表詩作。在這首長詩的小序中有明示:“嘉慶五年,布特哈獲明印一,文曰:‘朵顏衞左千户所百户印’背識‘洪武二十二年五月禮部造’及‘顏字二號’字要。考明洪武二十一年,元宗室、遼王阿里失禮率朵顏諸酋內附,詔立三衞以居。其明年鑄印給之,事於史合。今廢印得諸布特哈,可以知此方地面也。”簡略介紹了朵顏衞出土時間和形制及製造時間,歷史背景。朵顏衞銅印,是齊齊哈爾地面明朝設立的一個基層組織機構千户所百户印。清代齊齊哈爾就有明代文物出土。
齊齊哈爾境內的明代鄂勒歡古城址
關於鄂勒歡城,清嘉慶年間西清所著《黑龍江外紀》已有記載。其中卷二.49,“齊齊哈爾境內廢城約略可考者:西南三十里梅楞屯之鄂勒歡城;西五十里綱安屯克伊特城;七十里哈彌雅台屯果多城;東三百里之鄂吉岱城也。鄂勒歡城方二里,尼堪外蘭築,太祖癸未年(1643年)撫降之。克伊特城甲辰年(1664年)撫降之。果多城,方二里,癸丑(1673年)撫降之鄂吉岱城方一里,甲辰年(1664年)撫降之。此外(略)……,有城無名,土人並以古城稱。”
民國年間,魏毓蘭著《龍城舊聞節刊》載有:“尼堪外蘭故墟,梅楞屯有古城,曰:鄂勒歡,為尼堪外蘭所築。清太祖用兵自尼堪外蘭始,漢人文人之禍,亦自尼堪外蘭始。考清語尼堪即漢字之切音,外蘭二字譯為文字之官,今通稱筆貼式為外郎,音與外蘭近。清太祖起兵在奉天之興京,尼堪外蘭與之逼處,雖屢敗屢退,沿松花江、嫩江屯堡、土城多其所築,惜姓名不傳”。
齊齊哈爾西南三十里的梅楞屯,即今之大民屯。據《齊齊哈爾地名志》“大民屯形成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清同治三年後,曾譯寫為大梅勒屯、謀勒屯、大們屯、大梅屯、大梅勒屯,1932年始稱為大民屯。”大梅勒屯即為梅楞屯。傳説有蒙古官居此,梅勒為滿語官名,全稱為梅勒章京副將,昂幫章京為總管,通稱為大人。大民屯的名稱來源於滿語官名。大民屯所屬範圍南7公里,有顧甸村。原顧甸火車站西側約200米遠有一座土城,方圍近1千米(二里),殘高近3米,南向開門。顧甸村在大民屯(鄉)範圍內,應為梅楞屯之鄂勒歡城之所在。顧甸村北距大民屯7公里,大民屯距齊齊哈爾9公里,與西南三十里梅楞屯有鄂勒歡城之記載相符。我們認定大民屯顧甸村古城,就是尼堪外蘭所築之鄂勒歡城。鄂勒歡應為滿語,滿語數字12-19尾音為“歡”。
鄂勒歡城的來歷
據史料記載明末努爾哈赤統一東北女真各部時,曾在齊齊哈爾大民屯古城進行過一場激戰,攻破鄂勒歡城。《黑龍江外記》載:“明萬曆十三年乙酉(1585年),秋七月清太祖率師往徵鄂勒歡城,克之。先是癸未年太祖尼堪外蘭於圖倫城,尼堪外蘭攜子及兄弟數人逃於鄂勒歡地。築城週二裏許居之。至是,太祖復率師往徵,克其城,尼堪外蘭遁入明邊境,旋伏誅”。
努爾哈赤用兵起自尼堪外蘭。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春,努爾哈赤父塔克吐、祖父覺昌安在明軍征討建州右衞指揮使王杲子阿台之戰中任嚮導,於戰鬥中被誤殺。明廷命努爾哈赤繼任建州左衞(今吉林省和龍東南圖門江岸)都指揮使,並賞以敕書13道,馬30匹表示撫慰。五月,努爾哈赤以為祖父、父親報仇為名,以遺甲13副起兵攻打圖倫城主尼堪外蘭。尼堪外蘭逃至齊齊哈爾城南30裏的鄂勒歡城。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努爾哈赤率後金軍親征尼堪外蘭於鄂勒歡城,經激戰攻破城池,盡剿尼堪外蘭護軍及家人。尼堪外蘭率少數家丁逃至明軍駐地。不久,努爾哈赤派人從明邊吏處要回尼堪外蘭處死。此後,明廷每年為此事向後金獻白銀800兩,蟒緞15匹。
努爾哈赤於明末,以13副遺甲起兵征討尼堪外蘭。《龍城舊聞· 卷一》“尼堪外蘭故墟,梅楞屯有古城,曰:“鄂勒歡,為尼堪外蘭所築。清太祖用兵自尼堪外蘭始,漢族文人之禍,亦自尼堪外蘭始。考清語尼堪即漢字之切音,外蘭二字譯為文字之官,今通稱筆貼式為外郎,音與外蘭近。清太祖起兵在奉天之興京,尼堪外蘭與之逼處,雖屢敗屢退,沿松花江,嫩江,屯堡,土城多其所築,惜姓名不傳。”又有梅楞屯的記載:“梅楞屯,齊齊哈爾城西南三十里,有梅楞屯。原為蒙古官名,蓋卜奎東北部郭爾羅斯蒙旗地,故梅楞屯為蒙古語。不知創自何人,今無蒙古官,惟屯官陶定成為漢軍。梁姓與滿洲各家雜居屯內,四周古木蕭森,榆柳茂蔭,亦無懷葛天之遺也。”所言梅楞屯之尼堪外蘭故墟鄂勒歡古城,即今大民屯顧甸村之古城。
鄂勒歡城的建造時間,應該更早。據《黑龍江志稿》的記載,元代就有此城。成吉思汗追剿哈丹叛黨,曾激戰於嫩江,烏裕爾河,齊齊哈爾一帶。“進至明安倫城即齊齊哈爾西南三十里之謀勒屯,故土城尚在。”此城元時稱為明安倫城,與鄂勒歡為同一座城的不同稱謂。
元明時期與鄂勒歡相關的古城
成吉思汗追剿哈丹叛亂,激戰於松花江嫩江一帶,於嫩江東岸(稱嫩江為納浯沐漣),轉戰而北。爭戰路線南起松花江、嫩江匯合的三江口,北至烏裕爾河、墨爾根(今嫩江縣)。涉及的地名包括今黑水、呼蘭綏化、黑龍諸府、大賚、海倫、齊齊哈爾城南四十里之特墨科赫站(今昂昂溪頭站),追至呼蘭葉爾河,今齊齊哈爾城東北烏裕爾河。齊齊哈爾周邊為元代的古戰場,應有許多元代的戰爭遺蹟和古城遺址。有些古城,因戰事曾為歷代沿用,到了元、明古城仍有徵戰,所以古城猶存。自二十世紀以來歷經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嫩江流域多有古城被發現。鄂勒歡城只是眾多古城之一。
1980年、1982年,全國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間,在富拉爾基轄區內的崗阿屯、罕伯岱屯附近,發現兩座古城,定名為崗阿古城和罕伯岱古城。
《黑龍江外記》記載,齊齊哈爾西南“五十里鋼安屯”和“七十里哈彌雅台”屯,有古城。在歷史的變遷中,名稱改變了,但發音沒有變,只是譯寫漢字的變化。鋼安屯,即是今天的崗阿屯。哈彌雅台,即是今天的罕伯岱屯。這兩座古城,就是《黑龍江外記》記載的“克伊特”古城和“果多”城。
罕伯岱屯城即為果多城,位於富拉爾基杜爾門沁,後罕伯岱村庫勒河左岸,東距嫩江約4千米,罕伯岱村西北1千米。土城呈正方形,城牆殘高1.5-2米,周長426米。南牆中部有甕門痕跡,四角有角樓,東、北、西三面,各有一個馬面(敵台)。古城海拔高度為152.7米。城內採集到定白瓷和仿定白瓷片、布紋瓦、石臼等。“果多”,在阿爾泰語系中,猶言魚躍也。
崗阿古城,即為鋼安古城。古城北距崗阿屯2千米,南臨洪河屯,海拔153.5米。殘高1米左右,周長約736米,東側瀕臨嫩江,因耕作幾乎夷為平地,偶有高阜突出平地,即為城牆殘跡。在西側尚可辨認出有角樓2座,馬面1個。城址內採集到白瓷片、布紋瓦、遼金時期的灰褐陶片。
無論從文獻記載,還是實地踏查,齊齊哈爾境內確實多古城,均為土城。上限不晚於東漢,下接遼、金、元明,尤其是遼代開創了在草原上建造城市的歷史。
元明時期,嫩江流域曾是古戰場,遺留許多城池。明末努爾哈赤征討尼堪外蘭,尼堪外蘭屢敗屢退,不斷築城踞守,丟下一路逃離的城池。罕伯岱古城,崗阿古城,鄂勒歡古城遺蹟尚存,記載了明末清初,歷史的變革。
沿嫩江所建古城,鄂勒歡距齊齊哈爾30裏,崗阿距齊齊哈爾50裏,罕伯岱距齊齊哈爾70裏,三座古城間距均為20裏。符合屢敗屢退,或是分兵照應,最後敗於鄂勒歡城。
認真發現和研究黑龍江的明代史蹟
明朝,是我國曆史上封建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對我國的北方進行了有效的管理。明代在黑龍江奴兒干地方,即元朝東征元帥府的故地,設置了奴兒干都司,並建造永寧寺一處,立碑兩座。
奴兒干都司及其衞所是明代的政權機構,目前根據文獻和考古發現,已經考訂出一百八十多個衞所。事實證明,明代的東北疆域,西起斡難河、經石勒喀河、沿外興安嶺東達烏裕河(烏第河),而至北海(鄂霍次克海),包括整個黑龍江流域南北地區和海東的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方,均在轄屬之內。後來女真族,又在建立“後金國”之前,取代了明代對該地區的統治。奴兒干,在滿語中是“圖畫”的意思,表示這裏山川如畫。
奴兒干都司在嫩江流域,設立了諸多衞所,實行有效管理。這裏有原始森林和肥沃的土地,古代的室韋族及其後裔世世代代居住在這裏。
明代在嫩江流域設立的衞所有:阿倫衞、阿真同真衞、木裏吉衞、納木河衞、阮裏河衞、塔兒河衞、木塔裏山衞、朵顏衞、密陳衞、卜刺罕衞、蘇温河衞等諸衞所。
朵顏衞設於今綽兒河流域的朵顏山附近。洮南附近的泰寧衞、設在齊齊哈爾附近的福餘衞,是歷史上通常所説的“兀良哈三衞”。
明萬曆年間,努爾哈赤的祖父、父親,相繼任建州左衞都指揮使。明萬曆十一年(1583年)春,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父塔克吐,在明軍征討建州右衞指揮使王杲子阿台之戰中擔任嚮導,戰鬥中被明軍誤殺。奴爾哈赤繼任建州左衞都指揮使後,以為祖父、父親報仇為名。以13副遺甲起兵攻打圖倫城主尼堪外蘭。
元明時期,齊齊哈爾所處嫩江流域均有戰事。近聞在富拉爾基洪河屯附近的考古發掘,出土了明代的盔甲,盡在情理之中,出土明代文物無須愕然,齊齊哈爾明代亦有歷史,不只有清史。大民屯顧甸村古城,為元之明安倫城、明末之鄂勒歡城古城。黑龍江和齊齊哈爾不乏元、明遺蹟,元明歷史更待深入研究。
[作者] 齊 悦(1981----),女,黑龍江齊齊哈爾人。館員,研究方向:文物考古
傅惟光(1944----)齊齊哈爾市文物管理站 副研究館員。
滿族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