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漫步安昌古鎮

又到了我們鄰居們聚會的日子,這次我們選定了遊安昌古鎮。今天雖然一路有雨相伴,但煙雨中的古鎮更添了一種輕紗曼妙的韻味,讓人回味無窮。
國英是安昌人,這次熱情好客的國英邀請大家去他們老家玩。當我們走進這古色古香的老房子時,讓我忽然有種時光倒流的錯覺。因為我從小就是在這樣的小院子、青石板路、木門木窗、小橋流水的環境下長大的。街對面的醬肉、臘腸、臭豆腐乾等散發出誘人的香味,空氣中到處都瀰漫着我小時候的味道……
國英家老房子裝修得挺美的,樓上建成了日式的榻榻米。同伴中有人馬上看上了靠窗的矮桌子,她們四個人湊成一桌,便愜意地在榻榻米上玩起了紙牌。連我們叫她們一起去逛古鎮了,也充耳不聞。
國英的公公已經83歲,婆婆也快80歲了,可二老看上去非常精神,根本看不到實際年齡,還忙裏忙外張羅着給我們盛點心吃。看放着滿桌子的水果和點心,不知道誰説了一句:“今天怎麼有種做毛腳的感覺。”可不是,這麼隆重的接待我們,還真有點重返做毛腳的感覺了。
男人們把小桌子直接擺在了大門口。大閘蟹、鹽煮花生、鹽水蝦、清蒸大江鰻、白切鵝肉、葱油河鱸魚、家養雞煲等一大桌的美味佳餚,配上手工釀造的黃酒,那香味惹得來往的行人或探頭張望,或直接駐足欣賞,更有人羨慕得直流口水,説坐這裏喝酒不要太幸福噢!我今天吃最多的是老南瓜,一口氣吃了五大塊,真的是又甜又粉,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我來過安昌許多次了,但在雨中漫步安昌古鎮,還是第一次。同伴中有很多人是第一次來安昌,當看到古鎮上的青磚灰瓦,小橋流水、翻軒長廊時便感慨起來,原來他們都捨近求遠,跑烏鎮、周莊、西塘等地看江南水鄉的古鎮風情去了,卻不知道原來家門口的安昌古鎮,一點不比其他地方遜色。
安昌古鎮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佈的歷史文化名鎮。始建於北宋時期,後因戰亂,多次焚燬,又於明清時期重建,其建築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衣帶水,古樸典雅。踏上安昌古鎮依水而建的街市,那條長長的青石板路,早已被歲月沖刷得光滑細膩,雨水跌落在石板路上滴答作響,彷彿在向遊人訴説着這條老街幾百年來的盛世興衰。街後的一座古橋及橋兩旁的老房子,在雨中平添了一種滄桑感。
其實現在的安昌古鎮早已經名聲在外了,前來旅遊觀光的遊客非常多。聽國英説,每當節假日,街上到處人頭攢動,根本走不快了,只能隨着遊人慢慢挪動腳步。這話我信,因為今天這麼大的雨,可街上依然可以看到一批又一批的遊客湧向古鎮。有外地旅行團的遊客、有自駕遊的散客、還有不少本地的遊客,好在街上有不少的翻軒長廊,也讓遊人免了淋雨之苦。
國英帶我們參觀了安昌古鎮的幾處景點。在古鎮風情館的邊上有一條又長又窄的弄堂,只見倩倩、芳芳和國英在弄堂裏一站,頓時出現了一種古老和現代的和諧美。看來美女如花兒一樣,站在哪裏都能賞心悦目。
在風情館,小燕看到那些擺放着的嫁妝笑起來。而年紀小點的倩倩和芳芳好像對這種樣式的嫁妝已經沒有共鳴了。我想起當年表姐結婚的時候就是這樣的,所有的嫁妝都先發到船上的桌子上,到了她婆家後,再一樣樣的擺放好,供大家參觀。這些嫁妝中有紅色、綠色等緞子面的被子,有大大小小的腳盆、水桶,還有瓶瓶罐罐的翠瓶、茶壺之類的東西。反正是熱熱鬧鬧搬東西,大家七手八腳忙得興高采烈,忙得不亦樂乎。小燕看到有大灶,情不自禁去揭了鍋蓋。小時候的記憶總是藏在心底,不會忘記。
歷史上紹興師爺是出了名的,來到師爺館,客串一下師爺也算入鄉隨俗吧。只是我們從安昌的街頭,一直逛到了安昌的街尾,我的腳底已經生疼。最後大家草草了事,走馬觀花一番就退出了師爺館。
返回途中,倩倩買了最具安昌特色的扯白糖分給大家吃,還準備了炒米糕讓大家帶回家,真是個貼心温暖的小妹妹。大家對安昌依然意猶未盡,有人説等天氣好的時候,一定要弄只船坐坐,最好帶上黃酒,坐船上一邊咪着小酒一邊欣賞風景,想得真美。
雨中漫步安昌古鎮
雨中漫步安昌古鎮
雨中漫步安昌古鎮
雨中漫步安昌古鎮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78 字。

轉載請註明: 雨中漫步安昌古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