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岡仁波齊腳下,與“聖湖”瑪旁雍錯旁的致富路

“神山”岡仁波齊腳下,與“聖湖”瑪旁雍錯旁的致富路

圖為岡仁波齊 攝影:趙二召

“拿到工資非常開心,準備將到手的工資給小孩買一些新衣服。”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普蘭縣崗莎村村民次仁旺堆一邊數錢一邊開心地説。次仁旺堆剛剛帶領遊客“轉山”回來,拿到了1800元工資。

崗莎村地處岡底斯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因坐落於“神山”岡仁波齊腳下,與“聖湖”瑪旁雍錯相伴而聞名,是世界級旅遊目的地,每年有數以萬計的信徒和遊客前來轉神山、朝聖湖。

“神山”岡仁波齊腳下,與“聖湖”瑪旁雍錯旁的致富路

圖為次仁旺堆 攝影:趙二召

由於這裏海拔接近5000米,他們的行李和物品主要靠人背畜馱。早在上世紀80年代,當地捕捉到了這個商機,通過人背、犛牛、馬匹等方式為遊客提供搬運、嚮導等服務。

1996年崗莎村犛牛運輸隊成立,在此之前,崗莎村人是地地道道的牧民,過着傳統的遊牧生活。隨着隊伍的不斷壯大,目前的崗莎村犛牛運輸隊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服務體系。當地村民也從逐草而居的牧民到以旅遊業為生,走上了致富之路。

“神山”岡仁波齊腳下,與“聖湖”瑪旁雍錯旁的致富路

圖為轉山的遊客 圖由阿里地區網信辦提供

2010年,基於崗莎村背靠岡仁波齊獨特的旅遊資源優勢,“崗莎村犛牛運輸旅遊服務中心”掛牌成立,為國內外遊客提供轉山期間的人員運輸、行李搬運以及住宿餐飲服務,目前旅遊業發展每年可以為當地羣眾帶來2000萬元的收入。

現如今,崗莎村每年淡季開設犛牛隊冬季外語培訓班、導遊服務班,並定期組織隊員參與“神山”的衞生清理活動,這支由牧民自己建立起來的犛牛運輸服務隊,通過自己原生態、低碳的生活方式拓展了屬於自己的特色旅遊行業。

以犛牛運輸隊為支點,西藏阿里地區普蘭縣巴嘎鄉依託旅遊資源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目前全鄉引導規範已註冊運營的集體合作社有13個,2019年,專業合作社集體經濟總資產達7000餘萬元,參與收益羣眾1717人,2019年創收達3826萬元,其中崗莎村8個集體經濟組織年創收2500餘萬元。

崗莎村委會主任久美多吉表示,今後將通過採取“以強扶弱”“以點帶面”的方法,在兼顧公平效率的前提下,以發展富民產業為基礎,以壯大集體經濟為支撐,讓村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來源:中國西藏網 (記者/趙二召)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西藏主要新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3 字。

轉載請註明: “神山”岡仁波齊腳下,與“聖湖”瑪旁雍錯旁的致富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