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力設施的兒童公園
無動力的遊樂設施,顧名思義,就是和有動力的相對而言——不需要電力或者任何能源驅動。其優勢,我覺得有以下三方面:
首先是節能。如果在谷歌輸入How much does it cost Disney to run Disneyland per day,在一個叫Quora的網站會有兩個答案姑且作為參考:11.4千萬美元每天,以California Adventure 和Downtown Disney為例。除去人工等成本,我相信其中的一大部分是能源;相比之下,爬網、滑梯、鞦韆等等無動力的活動,需要的只是參與者個人能量的驅動。
▲北京嘉都中央公園,宇宙探索樂園中的星系爬網(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鹽城荷蘭花海景區,花海雲兒童樂園中的鬱金香滾軸滑梯(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蘇州樾園項目,兒童樂園中的鏡面音樂鞦韆(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其次是主動娛樂和被動娛樂的區別。無論是飛天輪車還是旋轉木馬,人是被動安置在設備裏,沒有選擇如何活動的權力;而無動力設施比如鞦韆、滑梯,玩法就很多,不同年齡、不同心情、不同時段,小朋友可以創造出各種玩法,玩的過程中也會有更多人之間的互動。主動娛樂和被動娛樂會導致不一樣的使用頻率,一個無動力的活動場地,可以每天玩、從早到晚玩;反之大型遊樂場每年玩幾次應該算是高頻率了(當然這裏面也有場地大、數量少、不易到達等因素在內),畢竟極端的刺激不宜頻繁也不屬於日常。
▲杭州勸學公園,戲水樂園中的一系列戲水設施(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杭州勸學公園,戲水樂園中的閘門和水車設施(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杭州勸學公園,菜園中的趣味澆灌設施(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鹽城荷蘭花海景區,花海雲兒童樂園中的音樂鞦韆(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看花海。
最後就是可塑性。因為沒有大型設備及動力的需求,無動力的活動場地可塑性強,比較容易與各種場地結合,街角綠地、商業廣場、郊野公園等等都可以。日本北海道的國家公園裏,就植入了與自然結合的概念的兒童活動場地。從最初的無動力活動器械出現到現在一個多世紀,這個概念之所以經久不衰,就是它的形態可以千變萬化,隨場地的不同、概念的多樣而創造出各種有趣的活動器械。如果還可以植入到山水、森林中,孩子們就可以在和自然更加貼近的地方玩耍,這些條件都是完全人造環境的遊樂場無法比擬的。
▲安吉鯨奇谷項目,林中的圓形鞦韆組合設施(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安吉鯨奇谷項目,水母樂園中的戲水設施(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維基百科上講,十九世紀的時候,有些兒童成長方面的心理學家提出可以利用活動場地幫助兒童建立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公平、禮貌等品質。然後德國開始在學校裏修建一些活動場地。直到1859年,英國的曼徹斯特在一個公園裏建立了第一個面向公共的、有針對性的活動場地。相關的專業人士認為,一個令人興奮的、可參與的、充滿挑戰的户外活動場地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極為重要,在這些玩耍過程中培養的一些技巧或者社交技能可以讓人受益終生。比如,小孩可以通過掌握平衡、攀爬、盪鞦韆等技能的過程獲得極大的自信;很多活動都同時有益於體腦健康發展等等。現在,北歐國家比如荷蘭、丹麥,亞洲比如日本,在這方面的設計創新與設施品質在全世界是屬於領先的。
▲阿那亞兒童農莊項目,刺槐林中滑梯和沙坑原木組合攀爬(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阿那亞兒童農莊項目,原木組合設施(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阿那亞兒童農莊項目,林中不鏽鋼滑梯(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中國無動力活動設施目前基本有兩種產品:比較低端的器械組合,材料以塑木、硬塑為主,活動內容一般是滑梯和簡單的攀爬組合,面向低幼為主;另一個極端就是高端進口產品的代購。受限於這種狀況,我國的兒童活動場地缺乏個性化設計,即使設計師有想法,也很難有產品支持;而出資方或者放置一套千人一面的遊樂成品,要麼就得花大的代價使用進口產品。
從未來的發展前景看,中國的兒童活動場地屬於剛剛起步。不僅有大量的需求,在設計上、產品上、規範上、管理上還有很多空白、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説未來可能發展的場地,應該有城市公園、街角綠地、郊野公園幾種不同類型。中國的城市公園的發展,隨着有歷史保護價值的古典園林,到建國初期的仿古公園(一些中小城市中往往還是植物園結合動物園),再到現在新建的有場地特徵的城市綠地(如濱江,礦坑等),往往因其行政化的出發點和管理思路,與人生活的日常比較脱節。現代人與過去人的生活變化最大之一就是對健康與運動的認識。具體體現就是運動不再只是屬於部分人的一個專業,而是所有人增進健康的手段與途徑。雖然我們的傳統規劃仍然用“綠地”這個概念,同時管理部門也無法接納在“綠地”放置與運動相關的設施(比如球場),但是大量的成人、小孩、老年人對活動的需求已經在傳統公園的內容上無法得到滿足。在這方面的突破已經不是設計師或者私營企業一己之力所能達到的了。
▲北京嘉都公園內的運動場地。
目前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沒有跟上人們的需求和市場的發展。無動力類遊樂產品被簡單的規定為國務院373號令《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88條定義的大型遊樂設施之外的,不適用於《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範》GB 6675規定的產品。而2011年,中國頒佈的中國無動力遊樂設施的國家標準GB/T 27689-2011《無動力類遊樂設施兒童滑梯》和GB/T 28711-2012《無動力類遊樂設施鞦韆》,屬於推薦性國家標準,並不是強制性的執行和檢測標準。【1】設計過程中無矩可依,也會造成市場混亂以及使用中的安全隱患。
由於法律的高度發達,美國的户外活動場地受到了很大限制——任何一場意外的發生設計師都會受到投訴,結果導致大家把活動設施的遊樂性降到最低,用來規避危險。事實上,當遊戲變得沒有挑戰和危險的時候,其趣味性也隨之降低,特別是對大小孩更加失去了吸引力。
Riskmanagement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終生技巧。冒險(risk)是在充分認識危險(danger)以後採取的行動,如果從來不嘗試,就很難了解危險的程度以及自己規避危險的能力,而長期形成的對危險的恐懼讓人不敢冒險,最終喪失對未知事物探索的勇氣,這樣的人生成長模式的確是不應被鼓勵的。
▲安吉鯨奇谷項目中的爬網(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張唐在最早介入到兒童活動設施的設計完全是偶然。後來由於市場的需求,相繼在不同的場景下做了很多嘗試。單純的就兒童活動設施來説,我們感興趣的是如何讓這些活動與人產生更多互動,以及如何在不同的場景中創造符合其環境的主題。
▲深圳厚街廣場項目中的互動瓢蟲(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長沙山水間項目中的螞蟻雕塑(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蘇州樾園項目中的互動自行車(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在實踐中,我們發現比較受歡迎的無動力設施往往是經典設施的變形,比如滑梯,鞦韆,爬網等等。攀爬、蹦跳、快速墜落、飛躍感,大概是幾個基本的人類肢體運動中最有樂趣的,即使是大型遊樂設施也是圍繞着這幾樣加以變形、升級設計的。因此,即使是滑梯,也可以因為不同的場地,變形成各種主題的“玩具”,形式可以是全開敞、半封閉、全封閉等,材料更加因地制宜,可以採用水磨石、不鏽鋼板、滾軸等等。
▲蘇州樾園項目中的互動自行車(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麓湖雲朵樂園項目,安全刺激的水磨石滑梯。
▲鹽城荷蘭花海景區,花海雲兒童樂園中不同難度的鬱金香滑梯(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鬱金香滑梯中低難度的滾軸滑梯(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
▲安吉鯨奇谷,不同難度的水磨石滑梯。
▲長沙山水間項目,不同難度的不鏽鋼滑梯。
對於兒童活動設施產品的發展,是眾多設計師在實踐過程中最頭疼的事。如上所述,因為產品市場的缺陷,設計師無法做到天馬行空想象,信手拈來實現。但是中國的現狀是要麼做廉價的批量,要麼做仿造。原創的實業既沒有專利保護也沒有長期利益的保障。即便如此,如果未來有勇者願意投入到這個專業領域中,建議應該儘量發揮無動力設施的可塑性,設計場地定製性產品,而不建議做標準化成品;建議設計模塊化構件,比如爬網的扣件,高品質的户外防腐木/全木,各種規格、功能、顏色的爬網網繩。這樣即可以規避成品市場的不穩定性,又可以彌補市場的空白。
▲廣州大魚公園項目的大魚裝置(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攝影黃譽蔚)。
▲廣州大魚公園項目的林中樹屋(張唐藝術工作室設計製作,攝影:黃譽蔚)。
攝影:張海、存在建築
[1]探究無動力遊樂設施和文旅板塊市場結合的方向以及未來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