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黃河③|聽不到知了叫聲的鹽鹼地,如今已是國家4A級景區
什麼樣的地方,夏天聽不到知了的叫聲?東營市河口區孤島採油廠文聯副主席劉慶堂40年前來到東營,這裏沒有知了叫聲的夏天,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孤島本無人,居者皆移民。大戰渤海灘,造起萬頃林。”劉慶堂説,刺槐抗旱抗鹽,數十年前,孤島鎮開始了大規模槐樹種植。挖深坑,放鹼管,鋪沙石,用稻草隔鹼,貼隔離膜防鹽鹼滲透,再用運來的好土填坑栽樹。數十年匆匆而過,當年的知青、軍馬場官兵已青春不再,但他們手植的幼苗長成了亞洲最大的人工刺槐林。
如今,孤島鎮春來滿眼綠,夏到一樹香,還有不絕於耳的知了聲。得益於這10萬畝槐樹林,孤島鎮發展起槐樹林温泉旅遊區,2019年旅遊區成功創建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種活一棵樹,難於養娃娃”,即便同為鹽鹼地,黃河三角洲土地鹽鹼也有自己的特點,外地經驗未必適用於這裏的鹽鹼治理。71歲的東營利津縣黃河河務局原副局長崔光,就對當地曾經走過的一段彎路記憶猶新——
博興縣黃河右岸有個叫王旺莊的村子,1956年,村子建成山東第一個大型引黃灌溉工程——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然而短短6年後,引黃閘就閉上了“嘴巴”,灌區停灌了。這是因為,灘區地下一米多就是鹽鹼水,工程只灌不排,片面地大引大灌,鹽鹼隨水返上來,耕地成了鹽鹼地。灌區裏的北隋村,1961年一畝地只收了21斤麥子。
崔光説,沒有認識三角洲土地鹽鹼特點,照搬外地灌溉方式,黃河很快就給人以教訓。
這次挫折,讓人們對這方水土有了新認識。經3年調整改建,1965年灌區恢復運行。
尊重鹽鹼地的水鹽運動規律,人們探索台田改鹼、盲溝排鹼等多種改良方法,鹽鹼地也能變成糧田。河口區新户鎮永合村種糧大户鄧文博承包的500畝玉米田,曾經是重度鹽鹼地;幾年前,區裏在這一帶實施了暗管排鹼技術項目,地下2米埋入了帶孔的暗管,暗管通到地頭,不僅把土壤表層鹽分溶解排走,節水率也提高了30%。這片土地又活了過來。
走在正確的生態大道上,如今,這片土地愈發生機勃勃,一片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