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伊斯哈克(讀史專欄作者)
皇陵,自古以來如同皇宮一樣,是封建王朝最為重視的建築,作為皇帝死後“安居”的場所,種種規格不亞於皇宮。在中國,很多寶貴的文物都出自陵墓,比如説萬曆朝的鳳冠、金縷玉衣等等,而最為神秘的秦始皇陵則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在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越南,也有這麼一座皇陵,它集中了中國和法國風格,在建築水平和佈局上都達到了很高的審美水平,這就是越南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啓定陵。
可這座皇陵的背後,則是殖民運動的壓迫和血淚。
啓定陵位於越南古都順化,位於順化皇城的南方。它佔地面積雖是阮朝皇陵中最小的,但卻是造價最高的一座皇陵,營造期間每日都有上萬工人在此勞作。皇陵建造耗時十一年,在啓定帝去世後又修建了五年才宣告竣工。
啓定皇陵的規模雖不能與中國的皇陵規模相比,但卻有自己獨特的風格。皇陵依山而建,呈“日”字形,共有三層,依山勢地形逐漸升高。三層共有127個台階,台階欄杆上的雕刻着龍,龍眼則是由光亮的黑玻璃做成,這些龍是法國設計師的手筆,跟中國龍的威嚴相比顯得有些呆萌。
有着“煙燻妝”的啓定陵從外觀上看融合了不少西方元素和建築技術
啓定皇陵雕刻的龍就像是迪士尼動畫《花木蘭》中的木須
登上第一段台階之後就可以看到皇陵的前院,平台上左右站立着文武官員和動物坐騎,與守衞中國皇陵的巨大石像不同,這些石人格外的小。
前排的石像是大臣,後排則是侍衞
繞過中央的石亭之後,再登上台階就可以來到“啓成殿”。正殿外部的雕刻是中法合璧的混凝土建築。
進入啓成殿之後,似乎來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與外部灰暗的色彩不同,殿內則是金碧輝煌、五彩斑斕。而殿內的天花板上則畫着黑白色的雲霧水墨畫,並有龍藏匿其中。
啓成殿體量雖不大,但卻很精緻
殿內的裝飾讓人眼前一亮
據説天花板上的這幅畫是畫師潘文性用腳畫成的
越南工匠們用大量的陶瓷和玻璃碎片,拼貼、鑲嵌出了這種有立體效果的“東方馬賽克”式裝飾筆畫,主題有花、鳥、龍、竹等。極具生機,是越南建築的頂級作品。
用瓷片拼出的龍
這座皇陵裝飾的極致則是大廳正中央的陵墓,金色的啓定皇帝等身像放置在三層台基的最高處,台基後方則是長方體的棺槨。
其實這座皇陵只是一座“遺冢”,為了避免自己的屍骨日後被盜挖,啓定帝並沒有葬在這裏,他真實的埋葬地時至今日仍是一個謎團。
啓定帝的等身像端坐於寶座之上
工匠們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完全沒有任何留白
殿內還有一尊站立的啓定帝銅像。
銅像據説是從法國運來
這座精美絕倫,堪稱越南建築史傑作的啓定皇陵就先介紹到這裏,那這座皇陵的主人,啓定帝又是何許人也呢?
啓定帝原名阮福寶嶹(通“島”),1885年出生於順化皇城。他的父皇同慶帝在他四歲那年去世。當時的越南已經成為了法國的殖民地,殖民政府認為他年紀太小,還不適合擔任傀儡皇帝,便擁立了新帝——成泰帝。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時任越南皇帝的維新帝準備趁法國正在歐洲苦戰,無暇東顧,密謀反抗法國殖民統治,逃出了被法國人控制的順化城,可是僅過3日便被殖民者捕獲。
頗有骨氣的維新帝拒絕繼續擔任法國人的傀儡,便跟自己的父親成泰帝一起被流放到了法屬留尼汪島。當月,阮福寶嶹被立為越南皇帝,年號啓定。
登基之初的啓定帝
啓定帝身穿皇袍坐於皇座之上
身為傀儡的啓定帝曾發誓要重建越南皇室的權威,可現實是越南被法國這條“巨蟒”越纏越緊,根本不可能脱身,他任期之內還頒佈了很多偏向於殖民者的法令,這招致了國內民眾的反感。
胡志明(當時名為阮愛國)就曾經寫過一出名為《竹龍》的戲劇,用來諷刺啓定皇帝表面上看是威武的真龍天子,實際上只不過是法國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傀儡。
身穿軍裝的啓定帝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列強在巴黎和會上並沒有理會殖民地人民的獨立要求,由殖民者擁立的啓定帝遂更招致國人的反感。
1922年,啓定帝作為越南歷史上第一位出國訪問的皇帝,來到法國馬賽,但剛一登陸便遭到留法越南人的集體抗議。進步人士批評啓定帝不但無法阻止自己的子民受到法國殖民者的剝削,反而還過着奢華的生活,耗費巨資修建自己的皇陵。
人民的血淚控訴在啓定帝看來根本就是左耳進右耳出,從馬賽歸來之後,因財政困難,陵寢修建恐遭到耽擱,這位傀儡皇帝竟下令將農民的賦税增加30%,這使得國內的反對浪潮達到最高峯。而啓定帝對此的回應是高壓政策,無數人被捕入獄。
最終,這位皇帝在1925年因肺結核去世,他自幼多病且患有藥癮,去世時年僅40歲。不過,在飽受剝削之苦的越南人民看來,這一天來得可太晚了。
啓定帝死時陵寢並未竣工,而是由他的兒子保大帝繼續修建,這位保大帝正是越南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並沒有自己的皇陵,所以啓定陵就成為越南封建王朝的絕唱。
遺憾的是,現實中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間的關係,並不像建築中體現的那麼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