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楓
最近在網上衝浪時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從魯迅家的菜譜來看,魯迅到底是不是有錢人?”題主還附帶了幾張圖片如下:
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我想我們首先要搞清楚,魯迅家的這份菜譜到底是幾個人吃的?花了多少錢?
現在我們在網上看到的魯迅家菜譜是許廣平記錄的,日期是1928年11月與12月,當時魯迅和許廣平剛搬到上海一年。兩口子經常點外賣。所以我們今天看到的魯迅菜譜上,經常標有價格“二角五”或“四角”。
仔細看就明白,魯迅點的外賣,二葷一素是兩角五,如三葷一素就是四角錢。
早餐可能因為很便宜所以沒有記錄。三十年代初左聯成員齊遠在上海虹口辦夜校,他記錄早飯是“一人一碗豆漿一個糯米包油條,不過幾個銅元”。
所以我們可以推斷,魯迅家兩口人,如果沒有社交活動,1928年底在上海,每天在飲食花費約為5-8角錢,即使加上水果和零食也不超過1元。每月在飲食方面花費是20-25元左右。
那麼兩口之家每月在飲食花費20-25元,在當時的上海屬於什麼水平?
抱歉,還真算不上富裕。
當時上海的下層體力階級,以人力車伕為代表。上海的人力車伕每天吃兩頓飯, 每天小菜一角至兩角,除過節外吃的是廉價的青菜和魚。這樣一來每月家庭在飲食方面花費大約是11元左右。而有技能的工人家庭,每月在食品方面的花費在15元以上。
中級職員和(大專畢業的)工程師、中學教員、醫生、記者、專業作家、律師、一般演 員等(通常稱為自由職業者)家庭境況比較好些, 四五口之家月收入一二百圓以上者,可以住兩三間房子,月租金 20-30 圓,伙食費40-60圓。 常常僱傭一個女傭操持家務.《文化人的經濟生活》
可見魯迅家1928年底的伙食花費應該是這個檔次,而非一些人想的大富大貴,而只是中產階級的一般水準。
沒錯,當時的中產階級就這麼舒坦。今天有點見識的人都知道,我們現在城市居民享受到的超發達國家的一流快遞外賣服務,部分原因是我國普通勞動力的價格便宜(人口紅利)。而在民國的上海,更是如此:農民、菜販、廚師、店小二這些職業的超低收入,換來了中上階級的生活舒適。
魯迅的收入:高於一般白領但不穩定
其實單憑魯迅的收入,本應該過上比“月入100-200元“的一般中產階級更舒適的生活。
1928年魯迅的主要收入中,最大的一塊應該是當時他受聘蔡元培的“大學院特約撰稿員”而領每月固定薪酬300元。(實際是資助)
而現代人津津樂道的魯迅稿酬高這一點則過於誇大了。
在1928年這個時候,魯迅在上海剛剛落腳不久,寫作和翻譯工作得到收入並不高。所以可以説大部分是依靠着蔡元培的資助而活。心情可想而知,當時他與友人的通信經常談到這種憂慮。
“上海靠筆墨很難生活,近日禁書至百九十餘種之多”(致曹靖華,第13卷30頁),
“我能否以著書生活,恐怕也是一個疑問”。 (致李霽野,第12卷202頁)
“以譯書維持生計, 現在是不可能的事。”(致李秉中,第12卷239 頁)
“其實在今筆墨生涯,亦殊非生活之道,以此得活者,豈誠學術才力有以致之歟?”
當時上海一個典型的市民五口之家以每月需200元為上等之分界線,以月需66元為中等,30元為中等以下檔次的生活標準。(《中國勞動問題》-光華書局)魯迅家兩口人,在上海第一次租房住在橫濱路景雲裏,月租幾十元。所以生活總消費應該超過66元,但多半到不了200元。
那以魯迅在上海初期每月300元以上的收入,多出來的錢幹什麼去了呢?
20-30年代對作家其實是很不友好的,因為當時出版資源稀缺,也沒有網絡,出版社的商業信用也不那麼好。所以在20-30年代作家們多半集中在上海------因為常常需要親自去追討稿費。
魯迅也是如此,即使在上海後期,他的稿費和版税收入很高,但被拖欠拿不到又有什麼辦法?魯迅曾和友人説過, 僅僅北新書店就欠他有十七八萬元。
“我就從來沒有收清過版税。”(致章廷謙,第12卷99頁)
魯迅的支出:除了生活開支外,還有家族和社會責任
和今天的大多數年輕人不同的是,魯迅的收入不僅僅要用來養自己和許廣平。他還有家族責任。
雖然他在上海,但北京的母親和原夫人朱安 (和僱的傭人)的花費要全部負擔。所以300大洋一開始就要扣掉不少。
另外親屬們的花費,魯迅也經常要買單,魯迅之弟周建人的兒女學費就是由他負擔的。
另外魯迅還將提攜後輩,扶持青年文人視為自己的責任,他對蕭紅和蕭軍等人的資助同樣是要花錢的。
沒辦法,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魯迅身上的責任,絕不能用我們今天一般北漂滬漂的生活狀態來判斷。連他自己也説,自己不算富,但也不算窮。中等而已。
即使是在當時在上海的作家羣體裏,魯迅家的伙食也絕談不上最好。根據郁達夫的日記記錄説:
我們家庭每月的開支為銀洋二百元, 摺合白米二十多石 ,這可説是中等以上的家庭了,其中一百元都用之於吃。 物價便宜 , 銀洋一元可以買一個大甲魚,也可以買六十個雞蛋, 我們比魯迅家裏吃得好。
參考資料:
從_生活_週刊看二三十年代上海職員階層的消費觀_趙文
魯迅晚年的經濟狀況——讀魯迅書信札記
日常生活與階層的形成——以民國時期上海知識分子為例(1927-1937)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新式勞動力生活狀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