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堤古鎮 巷陌裏沉澱的千年歲月相關新聞

青堤古鎮 巷陌裏沉澱的千年歲月相關新聞

目連寺與劉四娘墓。

初春的射洪青堤古鎮是靜謐、柔和的,平緩的江水,光滑的石塊路,古樸的明清建築……眼前的一切,彷彿讓時光慢了下來。

青堤古鎮原名“綺川渡”,梁元帝時更名為“清平渡”。隋滅唐興,皇帝追封目連之母劉氏四娘為“青堤夫人”,從此古鎮名才定為“青堤渡”並沿用至今。依山臨江的地理優勢,讓青堤古鎮自南北朝時起,便成為了交通暢達、水陸互補的一大重要集鎮。這個歷史上曾經繁榮興盛的鹽關重鎮碼頭,雖然沒有了昔日的熱鬧景象,但其秀麗的山水風光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藴仍然具有迷人的魅力。

青堤古鎮 巷陌裏沉澱的千年歲月相關新聞

鐵水火龍。

A 繁華古渡  曾為川中重要物資集散地

青堤因渡得名。

“前有梓水,後有環山,左有華嚴寺,右有會緣橋,更與銅鼓、金鰲、自流、龍池諸名山遙遙相映,誠所謂上通三島之秀氣,下達四海之水源,何莫非靈氣之發祥而鎮由是以成焉。”留存至今的青堤古碑上,詳細記述着古鎮的山川形勝。這種依山臨江的地理優勢,讓青堤古鎮自南北朝時起,便成為了交通暢達、水陸互補的一大重要集鎮,有“譽滿蜀中青(堤)洋(溪)柳(樹),人歡馬叫十里聲”之説。

歲月變遷,昔日繁華不再。斑駁的木門、陳舊的磚瓦、凹凸不平的石板路,無聲地訴説着小鎮的古老和滄桑,所幸的是,古街的傳統格局和老建築都較好地保存了下來。

沿着場鎮的街道前行,兩旁典型的川北民居保持着明清時期的風格。磚木結構、青瓦鋪頂,屋與屋之間環環相扣、構思奇巧,像是一件件串起來的精緻作品。大多數老屋仍處在居住或使用的狀態,保留着前院門店、後院天井和居室的傳統風格,兩户人家之間僅以木門相隔。

繼續往前,還能看到清虛觀。因為曾是衙門辦公的地方,所以清虛觀的建築佈局為衙門專屬佈局,有公堂、隨從房和家眷房,是三進門的大宅院。宅院雖早已荒廢,但典型的木質結構至今仍完整保存。

經過古寨門,就是青堤渡口了。這裏曾是繁榮興盛的鹽關重鎮碼頭,相傳康熙年間曾專門設立了鹽税關卡和鹽運史衙門,渡口左側設有炮台,每日午時放三聲炮以示威嚴。所有的船隻都要在青堤渡接受檢查才能放行,若有不遵命令的船隻,立刻就用大炮將船擊沉。

另外,現代著名作家巴金的高祖李文熙也曾在青堤做過管理鹽場的官吏。

事過境遷,風化的寨門,顯舊的老屋,被腳步磨得光滑的青石板路,成為了後輩人瞭解歷史的證據。那一棵棵遮天的古榕樹,那一級級長着青苔蜿蜒而上的古老石梯,還有涪江邊岩石上那成百上千個拴船的石孔,都清晰地記錄着青堤碼頭昔日的輝煌。

青堤古鎮 巷陌裏沉澱的千年歲月相關新聞

古樹。

B 目連故里  孝文化在此弘揚傳承

據載,唐太宗李世民曾敕封兩個聖僧,一個是“西天取經”的玄奘,出生於河南偃師縣陳河村,俗名陳偉。一個是“幽冥救母”的目連,出生於射洪青堤渡,俗名付蘿蔔。在佛教典籍中,目連救母的故事流傳甚廣,感人至深。

在小鎮目連寺旁,有一方堅石高壘、佔地面積約50平方米的龐大墓冢——“劉氏青堤之墓”。冢前有碑:“唐聖僧目連之母,劉氏青堤之墓”。碑側有墓聯:“一門三代慈善,兩朝五受皇封”。額刻:“忠孝善全”。

初唐詩人陳子昂曾為該墓題詩:“百里洪州望無涯,臻及唐初起聖家。目連慈渡鑲惻遠,劉氏香花玉女華。”

相傳,在南北朝時,涪江流經紅廟子武顯廟山邊,青堤只是滸溪河的渡口,名曰綺川渡。渡口兩岸住着兩家大户——溪東付府和溪西劉府。據《目連傳》記載,付蘿蔔父親付相生前廣結善緣,死後昇天。而其妻劉青堤受人慫恿,在付相死後違背付門齋戒清規,大開葷宴。付蘿蔔得知母親的所為後,決定以良苦的用心去温勸母親。於是身背靴子,口銜鐵環,伏地求母乘騎,意要母親回心轉意。感到委屈、羞愧和氣惱的劉氏四娘暴疾而亡。

付蘿蔔認為母親犯了咒神,當即發誓要出家修行。他隻身外出尋師訪道,到達四大佛教聖地之一的安徽九華山,由毗盧尊者剃度出家,賜法號名目連。

目連潛心學法,悟讀經書,很快就能講經説法。修得正果後,目連演繹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救母故事。

“儘管目連救母的故事有神話的成分,但付家和劉家的歷史都有物證,青堤為目連故里是不爭的事實。”守候傳承目連孝文化的相關人員發現,歷史故事中付相和劉青堤捐資修建的“會緣橋”和“積善橋”在青堤尚有殘橋,而位於柳樹鎮境內的“花園寺”,正是劉氏府邸的花園,為紀念劉青堤而取名,沿用至今上千年都未更改。

青堤古鎮 巷陌裏沉澱的千年歲月相關新聞

石板階梯。

C 魅力非遺  展示民間傳統文化精髓

悠久的歷史、繁榮的經濟,催生了青堤豐富的地方文化。

青堤的打鐵業有着悠久的歷史,數百年的老作坊至今仍在生火工作,有名的青堤菜刀便來自於此。青堤制刀是我市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始於清末,成名於民國。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制刀技藝推陳出新、趨於完美,形成了由下料、安鋼、打發火、打版子、熱平、冷平、整形、起口、淬火、冷作拋光等70餘道工序構成,皆為純手工製作的一大制刀絕技。所產菜刀口薄、背厚、膛空,堅韌鋒利鋼火深;刀面平正光潔,剔骨宰肉不缺口,切肉斷筋不留絲,逐漸成為青堤一大知名品牌,先後獲得“中國新技術新產品金獎”“四川老字號”等諸多殊榮。

長期的制鐵生產中,青堤人衍生出了一項獨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鐵水火龍。

據清光緒年間《射洪縣誌》記載:“(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是夜觀燈,闔鹹燃巨燭如白晝。民間以龍燈、獅子舞劇遍遊街市。觀者以鐵末合火藥貯竹筒中,噴燒之共焰,衝出現花形無數,謂之‘放花’。”書中所記的“放花”,正是青堤鐵水火花龍早期的表演形態。

夜晚來臨時,耍龍的所有人先淨身,拜廟點睛,然後下山游龍。

火流星開道,牌坊燈跟進,火龍口吐火焰,通體有草鞋板、油蚱蜢作照明,後有嗩吶、鑼鼓等墊後,令人為之驚歎。游龍過程中,遇見藥鋪都要三叩頭進屋上香,然後躬身退出,以表示對醫者的謝意和敬意。而到一般的人家便是龍頭進屋、龍頭出屋。

繽紛壯美的火花則是使用特殊的工具將上千攝氏度高温的鐵水溶液打向空中形成的,這種鐵水溶液是用生鐵、稀有金屬等通過特殊工藝製成的。青堤銅鐵工藝高超,因此打出的火花也與眾不同,它可以控制鐵水花的顏色,打得出,散得開。

雙龍在鋼花中飛舞,再配以豪放激情的打擊樂,舞龍者以過人的膽略,清新流暢的舞龍技術,意氣風發地在鋼花中勁舞,彰顯出了青堤鐵水花火龍驚險、奇美、氣吞山河的氣魄。

青堤古鎮不僅是川中歷史、文化、自然遺產的“活化石”和“博物館”,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如今,青堤已不復昔日之繁華,但其寧靜清幽之美景,源遠流長之傳説,奇絕瑰麗之非遺,依然吸引着不少覓古尋幽的遊客。

青堤古鎮 巷陌裏沉澱的千年歲月相關新聞

綠樹環繞的雷洞山村。

古村·傳説

蓬溪縣大石鎮雷洞山村

古樸村落裏的神奇傳説

從遂寧市城區出發,沿國道318線行至船山區河沙鎮“十里荷畫”景區,再往西1公里就到了蓬溪縣大石鎮雷洞山村。

清晨的壟畝間,三三兩兩的村民在忙碌耕種,身後是一座座佇立在草木間的瓦房。可以看到,村裏以石頭和木材為主材料搭建的老建築都保存得較為完好,不少村民依然居住其間。

這是一個鮮有現代文明痕跡的山村,斑駁的木門、陳舊的磚瓦、凹凸不平的石板路,無聲地訴説着它的古老和滄桑。

五公里之外的大石鎮,是多數村民與外界溝通的第一扇大門。村民們種的蔬菜和糧食除了家裏吃,還會拿到鎮上去售賣,然後換一些生活用品回家,日子過得平靜、自足而幸福。

雷洞山村有一座遠近聞名的雷洞山,村子的命名便來源於此。沿着小路,踩着潮濕的泥土,頗費些力氣才能爬上雷洞山頂峯,所有遐想都止步於眼前的險峯幽谷。由石頭堆砌而成的石牆足有三米多高,依山勢而盤踞,氣勢不凡。據瞭解,山上曾有東、南、北三個石門,如今僅南門尚在。這道鐫刻着“百善孝為先”字眼的石門,是如今通向河沙鎮秀山村的一個必經路口。

據史載,20世紀30年代,地下黨員王子度和劉夢林、李忠連、王緒倫等人,曾在此開展對敵游擊戰,就地取材,用石頭築起城牆將雷洞寨環圍起來。多次進攻都因山寨地勢險要而失敗的敵軍氣急敗壞,糾集了數百兵力圍攻。戰鬥打了好幾天,揹着雙槍的李忠連翻越城牆時當場犧牲,王緒倫也被敵軍抓獲後慘遭酷刑,最後王子度帶領部隊把敵人擋在了石門之外。

強攻不下,敵人決定圍而不攻,意在切斷游擊隊的食物補給。哪曾想,即使冬天雷洞寨上依然草木葱翠,紅色野果掛滿枝頭,成了游擊隊員的天然食物來源。圍困近一個月仍不見有任何成效後,敵軍只能悻悻而去。

關於雷洞山還有一個傳説:明朝末年,在兵部尚書呂大器和遂寧縣令任賓臣的帶領下,遂寧軍民與張獻忠在此爆發過一次保衞家園的激烈戰鬥。

(王錫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13 字。

轉載請註明: 青堤古鎮 巷陌裏沉澱的千年歲月相關新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