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裝影視劇中都能聽到。“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明”等台詞,那麼表達的是什麼意思呢?
實際上這與古人迷信思想息息相關,因為他們虔誠的篤信信奉神明,所以才認為人世間所有不公平的事情,神明都瞭如指掌並可以幫助世人討回公道。
實際上這只是一種無奈之舉而已,畢竟對於貧賤的窮人而言,在強權面前根本沒有話語權,所以他們才會將主持公道的希望寄託於神明。
古人智慧之書《增廣賢文》中説:“不求富貴聞達,但求心境安然”,就道出了老祖宗的處世智慧。
古人訓“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被奉為經典,卻很少有人能做到。
整句俗語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後半句出自清代葉存仁的詩歌:“明月清風夜半時,扁舟相送故遲遲。感君情重還君贈,不畏人知畏己知。”。
為官三十餘載的葉存仁離任之時,同僚和下屬因為敬佩他的人品,所以送他一葉扁舟作為臨別贈禮,於是他有感而發創作了這首詩歌。第一、“舉頭三尺有神明”
在古代社會由於人們的思想比較落後,或者説對自然界的瞭解比較有限。容易將無法解決的問題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這一點其實與原始的自然崇拜息息相關。
在古代神話傳説故事中,神明就是無所不能的存在,世間的一切都被他們看在眼中、記在心裏。
而俗語“舉頭三尺有神明”所表達的內涵,就是人類如果做了違背良心的壞事,即使能夠逃脱法律或規則的制裁,實際上也無法逃脱神明的約束,正所謂很多事情都是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只要是做了壞事就一定會遭報應,這一點與佛教的因果論基本雷同。由於古人十分信奉神明,一旦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後,就會去寺廟中燒香拜佛。
按照古人敬佛或神明的規制來看,神明一般都會在供桌上面三尺的地方,只要虔誠祈禱供奉神明就會顯靈。後來多引申為勸導世人不要做壞事,因為神明可謂無處不在。
後來又有“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可欺,天不可欺“的説法,實際上所表達的含義也是奉勸世人,所作所為都會被青天之上的神明看到,所以一定不要做壞事或惡事,只有基德行善才能避免受到神明的懲罰。
這句話的含義其實非常明瞭,説的是如果自己做了錯事或壞事,縱然是別人或神明都沒有發現,但是自己卻知道的一清二楚。
有一句話叫做“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一旦自己做了虧心事每天就會生活在惶恐之中,內心的折磨和壓力就會讓自己喘不過氣來。
或許很多人都認為騙人、撒謊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生活中有很多人在撒謊之後,就要用一個又一個謊言去圓謊,到最後一旦被人戳穿必然會無地自容。有一句話叫做縱然自己的演技騙過了所有人的眼睛,但是卻永遠騙不了自己。
《增廣賢文》中説“心術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兒孫”,一個人活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這一生才算是不虛此行。
由於每個人做的虧心事不同,或者説給他人造成的傷害程度不一樣,那麼最後所需要受到的懲罰也會因人而異。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由於受到環境的影響,很容易變成一個無惡不作的歹徒,壞事做多了之後就習以為常了,所以他們根本不怕神明的責罰。
有的時候做壞事之後即使沒有被人發現,或者説也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那麼不代表自己不會受到良心的譴責。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因為,做了讓自己後悔的錯事,才會出現巨大的心理壓力並最終導致精神崩潰。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不要以為作惡多端沒被人發現,自己就可以永遠逃脱制裁。
正所謂“善惡終有報”, 只要是做錯事就一定會遭到報應。或許有的時候懲罰來得晚一些,但絕對不會讓惡人逍遙法外。
雖然“有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的説法,但是大家也應該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那些無惡不作的禍害並非不會受到懲罰,只是他們遭受懲罰的日期還沒到。
等到那一天到來之時,就會冤有頭債有主,縱然一輩子都可以逍遙法外,也會患上難以根治的心病,不畏人知畏己知,7個字道出處世真諦。
實際上這兩句俗語都在反覆強調一件事,那就是要求大家做一個好人並多做善事,嗯,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心安理得地過完這一生。將來那些做的多端的敗類,不要自以為做的壞事沒有人知道,只不過是時候未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