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美才子彭皓,擇一事,終一生,匠人匠心鑄匠魂——匠人面對面
古人云,佩玉為美,黃金有價玉無價。在地底黑暗處埋藏數千年的玉石,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被人們視為珍寶。《本草綱目》中更認為玉石有強身保健作用。在文學上,“玉”是極好的載體,藴藏“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的強大能量;有着“雕琢復雕琢,片玉萬黃金”的價值連城;飽含“藏玉顯真情,佩玉升情操”的真誠讚譽;散發“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的精緻典雅;更有“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眷念不捨。
自文明之始,以迄今日,無論中國文化經歷過何等巨大的激湯,崇玉與愛玉的民族情懷,仍是根深蒂固,玉雕藝術也綿延不絕。東方文明的智慧在玉器上閃爍着璀璨的光芒,它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中最富魅力的一種,值得我們珍愛。
玉雕大師:彭皓
彭皓,1979年出生,陝西涇陽人。自小喜愛美術,99年部隊退役後從事陶瓷陶藝工作,之後學習雕塑藝術,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進修雕塑系碩士研究生課程。近20年的雕塑、繪畫等從藝經歷,打造了深厚的造型基礎,創作手法獨具特點。2010年開始在北京紫氣東來玉雕公司擔任雕塑老師,後來在北京一輕職業技術學院任玉雕專業的雕塑及玉雕老師,同時跟隨孟慶東老師學習玉雕。2015年9月創立鳥人月玉雕工作室,開始自由創作之路,2017年10月離開北京,回到西安,全身心投入家鄉的玉雕產業發展。
他在創作的時候樂在其中、別無他念,他所表達的是自己心中對雕刻藝術的感悟,每一塊玉石在他眼裏都富有靈性,他賦予了玉石新的生命。
彭皓在創作的過程中,領悟到玉石雕刻之理,與繁簡無關,傳承之餘應當發揮先進時代的諸多進步理念,並結合自己的創作實踐,形成了獨特風格,作品中突出“俏、雅、文、細、靈”的特點。他精準塑造物象的藝術稟賦,對玉石材質的把握和題材的選擇,信手拈來,自成機杼,以新的創作理念結合傳統玉作技藝,不斷地推陳出新。
鏡頭下的玉雕
彭皓的玉雕作品《白玉觀音像》:這件白玉的觀音頭像是彭皓接觸玉雕不久的時候,嘗試用雕塑的圓雕手法創作的一件觀音頭像。剛開始從用泥巴的塑造轉換為用玉石來雕琢,進展很慢,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工具的使用熟練程度,沒有捷徑可走,只有反覆的練習才能熟練使用工具。由於開始使用工具時不是很熟練,所以在做這件作品時用了概括的手法,沒有做過多的細節,用整體概括的手法表現出了觀音的美。
多年後回過頭再看,依舊很滿意,才發現一件真正好的玉雕作品並不是繁瑣的細節和花紋,而是概括的形體和形體之間的關聯,以及自己的審美取向等等眾多因素所決定的。一件有着回味的韻味,有神韻的作品會越看越喜歡,越看越耐看,這才是一件好的玉雕作品。而趨於表面化的繁瑣細節,時間長了就會淡化。所以在之後的玉雕創作中彭皓總是會去尋找那種趣味性的東西,能耐人尋味的感覺,他想這樣的玉雕作品才是一件好的作品。
平衡雕塑是彭皓早期的一個系列作品,這一系列作品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活動,不像傳統的架上雕塑只能擺放。該系列作品利用重心向下,前後左右平衡等物理原理進行創作。重心在整個作品實體之外可以保持平衡,只要給作品一個支撐點,該平衡作品就會立足於這一點上保持平衡,並且可以進行轉動,前後左右的搖擺,極具欣賞性和趣味性。
該系列作品的靈感來源於彭皓小時候玩過的一個平衡玩具,經過反覆的試驗和製作終於掌握了其原理。
作品主要闡述了自然界的一切平衡的關係,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動物、自然界之間保持一種平衡狀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