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文旅產業作為大理的優勢產業,是加快推進大理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作為蜚聲中外的旅遊目的地的大理,近年來在“文旅融合 創新創優”方面有什麼亮眼的表現呢?
近年來,大理州積極推進“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加強對全州文化遺產資源的挖掘保護和合理利用,推進文化遺產領域紅色旅遊、體驗旅遊、休閒旅遊、研學旅行、營地教育旅行和精品旅遊線路建設,讓更多文化遺產資源轉化為高品質的旅遊產品和服務。
據瞭解,目前全州64個文保單位實現與旅遊深度結合發展,作為博物館17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6個、民宿賓館4個,發揮了較好的經濟社會效益。打造了蔣公祠、張家花園、汪記銀器等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培育了華紡1958、大理牀單廠等一批藝術創意基地(街區)。依託璞真扎染、李小白銀器工作室、董月暢黑陶、三道茶等非遺製作實踐場所建設了一批安全適宜的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示範基地,打造“七彩雲南·文脈之旅”非遺研學旅遊線路;其中,大理市璞真綜藝染坊被文化部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稱號,每年接待參觀體驗遊客近20萬人次,銷售額達600餘萬元。
依託大理民風民俗濃郁、文化遺產資源豐富的優勢,以文化、旅遊、生態為依託,把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民間工藝有機融入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全過程,形成了以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帶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羣眾增收致富的良好格局。
大理市周城村在繼承大理白族扎染優秀傳統技藝的同時,帶動扎染經營户近百户6000餘人從事扎染產業相關工作,積極創新研發符合市場需求的各類扎染產品250餘種,年銷售收入7000多萬元,80%以上產品銷往日本、英國、美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鶴慶縣新華村通過銀器鍛制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全村現有手工藝從業户數681户,佔全村總户數的54.96%,旅遊經營單位及個體經營户達725家,旅遊從業人員達9600餘人,每年吸引遊客2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34.5億元,成為中國西南地區銀銅器工藝品加工和銷售的集散地。
此外,還圍繞“活化利用、創新驅動”,強化傳統文化記憶與時尚潮流的有機融合,激發產品生命力,持續擴大新產品有效供給。持續推進“風花雪月”旅遊商品IP開發建設和宣傳營銷,推出“上關花”鮮花系列、“下關風”扎染系列、“蒼山雪”銀飾系列、“洱海月”木雕系列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非遺旅遊商品旅遊商品,打造“大理好禮”旅遊商品品牌。推進“依文·大理”深度品牌合作,開展“風花雪月”深山集市、“繡夢中國·風花雪月”依文·大理時裝發佈會等文化創意活動,將傳承了幾千年的大理民族傳統手工藝,以時尚的方式,走向全國,登上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