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張愛玲的遺憾》,如此厚重蒼涼的文字,竟出自少年

“文體不明”,是作文得分低的原因之一。

在實際寫作過程中,學生常寫的“文體不明作文”的思路一般有兩種:大部分內容在講述名人的故事,結尾點評幾句;開頭寫“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然後講述故事。

這兩種經常出現在雜誌上,暫且稱之為“雜誌體”,後者可被判為抄襲文。

但那種以某個名人為主體來表達觀點的文章,不一定文體不明,比如高考滿分作文《致墨子》《木車上的人生》,比如這篇高考滿分作文《張愛玲的遺憾》。

高考滿分作文《張愛玲的遺憾》,如此厚重蒼涼的文字,竟出自少年

作文題中有三個小故事,三個故事都説到了“人的成長”與“環境”有關,但側重點不同。我們可以從成長需要自由空間、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自信心等角度來解析人才的成長之路,也可以籠統地談成長的環境對人的影響。

高考滿分作文《張愛玲的遺憾》,如此厚重蒼涼的文字,竟出自少年

本文屬於議論文,但不是那種最常見的模式化議論文。有人説,這樣的文章“文體不明”。議論文要有明確的觀點,要擺事實、講道理,要講邏輯,要以理服人。議論文的所有特徵,本文都對得上。

本文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構思。

文章的思路是:先拋出問題,張愛玲為什麼不能被稱為“偉大作家”;緊接着表達看法,因為她為自己設定了小環境;然後以那些把自己置身於時代的大環境中、與民眾一起沉浮的作家為例,説明“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作家方可稱為“偉大的作家”;最後再説回張愛玲,進一步強化觀點,“環境可以影響人”。

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對“環境”的含義有所拓寬,作者認為,有的環境是自己一早就設置好了的,並表達了“你為自己設置了什麼樣的環境,你就能長成什麼樣的人”這樣的看法,很有見地了。

這種構思方式,簡而言之就是:從一個名人切入並以之為主體來闡述觀點。

高考滿分作文《張愛玲的遺憾》,如此厚重蒼涼的文字,竟出自少年

本文在內容是倒是可以探討一下。

文中“遺憾”,不是張愛玲自己的遺憾,而是他人對張愛玲的遺憾,作者認為以張愛玲的才華完全可以寫出令“萬人敬仰”的文章,但是她沒有,這點有些遺憾。

張愛玲自己遺憾不遺憾不知道,我們只知道,如果張愛玲改變了自己的風格,不寫小女子的愛恨情仇,而去寫家國天下,那就看不見今天的張愛玲了。

但這並不妨礙作者可以這樣想。而且,一個少年能想別人之未想,能讀出孤獨與蒼涼,就很厲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72 字。

轉載請註明: 高考滿分作文《張愛玲的遺憾》,如此厚重蒼涼的文字,竟出自少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