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記者手記:走入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

11月9日至19日,記者跟隨“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採訪團走進安徽、江蘇、江西三省,深入瞭解當地生態富民、綠色發展的生動案例。一路上,浩蕩江水在翠色掩映下奔流,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畫卷徐徐展開。

安徽:山村“天然氧吧”化身“聚寶盆”

靄裏村地處安徽省蕪湖市南部,山巒環繞,風光旖旎,森林覆蓋面積高達87%,有“天然氧吧”之稱。沿着寬闊的柏油路穿過白牆黛瓦的徽派建築,眼前草木葱蘢、遊人如織,很難想象,這裏曾是深藏在山間的貧困村。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記者手記:走入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

靄裏村景色 鄭遠/攝

走進一棟名為“伴倉民宿”的三層小樓,民宿老闆趙文靜正在打掃客房。和記者聊起生活的變化,這位“外地媳婦”感慨良多,“剛嫁過來的時候,路不好走,環境也不行,年輕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這兩年,村子越變越美,遊客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現在每年收入有15萬左右,比在外面打工好多了!”

在靄裏村,這樣的民宿和農家樂還有36家,一到週末,來自上海、南京、蕪湖等地的遊客紛紛前來品嚐綠色鄉村美食、享受閒適的田園生活。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記者手記:走入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

靄裏村景色 鄭遠/攝

目前,靄裏圍繞生態旅遊探索鄉村振興之路,打造出以田園風光、鄉風民俗、傳統節慶為特色的鄉村旅遊品牌,讓村民吃上“旅遊飯”。2019年,全村共接待遊客30餘萬次,旅遊創收2000萬元左右。

江蘇南通五山地區:從工業“鏽帶”到生態“秀帶”

來到南通市南部的濱江地區,只見江面寬闊、煙波浩渺,黃泥山、馬鞍山、狼山、劍山、軍山五山臨江而立,連接出一條面向長江、鳥語花香的美麗岸線。

在江畔的綠色生態廊道,記者遇到了前來散步的市民何桂英,每逢週末,她和老伴都會帶着5歲的小孫子來江邊玩耍。

“原來江邊的垃圾多,雜草也多,到處都是漁網,還露天堆放着硫磺,經風一吹,把我們家裏都給染成紅色的,吹到人臉上,直流眼淚。自從開展了長江大保護,空氣很清新,環境越來越好,我們也很開心。”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記者手記:走入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

五山地區濱江風光 李宜蒙/攝

近年來,南通市着力實施五山及沿江地區生態修復和保護工作,破解市區沿江段幾十年工業集聚帶來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之困,響應長江大保護戰略部署。為落實還山以林、還江於民,優化長江岸線佈局,南通市先後組織實施船舶污染、非法碼頭和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等20多項專項整治行動,累計修復岸線12公里。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記者手記:走入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

五山地區濱江風光 李宜蒙/攝

如今,昔日的老舊廠房已不見蹤影,曾經雜船遍佈、污水橫流的江面重新盪漾着碧波,經過生態治理和修復,曾經的工業“鏽帶”已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濱江公園,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生態“秀帶”。

江西九江吳城鎮:打響“候鳥小鎮”特色品牌

“飛時遮盡雲和月,落時不見湖邊草”,這是鄱陽湖冬季候鳥翔集時的壯觀盛景。據統計,每年到鄱陽湖越冬的候鳥數量多達60-70萬隻,候鳥種類達310種,其中有約佔全球98%的白鶴、80%的鴻雁、85%的東方白鸛。

吳城鎮地處永修縣東北部,鄱陽湖西汊,南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五河之水、北通長江之道,擁有60餘萬畝濕地草原,是候鳥越冬的重要棲息地。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記者手記:走入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

吳城候鳥小鎮 楊春/攝

跟隨採訪團來到吳城,這座以候鳥和濕地為主題特色的旅遊風情小鎮讓記者眼前一亮。站在觀鳥平台,能看到利用仿生學原理設計建造的鳥巢、鳥蛋和梧桐樹,既與自然景觀渾然一體,又與生態環境交相輝映。在小鎮開發過程中,吳城鎮始終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念,全面禁止一切影響生態功能與生態環境的開發建設活動,不破壞一寸濕地,不毀壞一片林地,同時,嚴控建設規模,可建面積僅佔吳城鎮域面積0.9%,不與鳥爭地。

現階段,吳城鎮正圍繞候鳥名片和濕地資源加快轉型,以生態濕地為特色,以珍稀鳥禽為主題,依託“國際觀鳥周”等活動,全力建設鄱陽湖國際生態品牌、國際旅遊品牌。

作為全國首個“中國候鳥小鎮”、鄉村旅遊示範點、國家4A級景區,吳城鎮目前已吸引25.72萬人前來觀鳥休閒,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620.36萬元,帶動200餘户農民增收。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記者手記:走入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

吳城候鳥小鎮 楊春/攝

歷經十天的實地走訪,記者見證了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新成就,在“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戰略導向下,各地正立足自身優勢,積極探索綠色發展的多元路徑,將綠水青山轉化為生態價值,讓秀美畫卷融入沿江百姓的幸福生活。(李宜蒙)

[責編:王宏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762 字。

轉載請註明: 【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記者手記:走入一幅幅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