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瞧着順眼的家,
一下子能挑出八百種毛病,
日日盼着,能回老家的小院住住。
鄭板橋曾説:
“吾畢生之願,欲築一土牆院子,
門內多栽竹樹花草,
清晨日尚未出,望東海一片紅霞,
薄暮斜陽滿樹,立院中高處,俱見煙水平橋。”
中國人的小院情結,
從古至今,從未變改,
反而越來越濃郁。
這個春天,想在小院
看繁花滿院,聽鶯啼燕囀,
日日悠然,不負春光。
梁思成説:
“人有了一個自己的院落,
精神才算有了着落。”
春居小院,
高卧閒窗,綠陰清晝,
天地何其寥廓。
一方小院,一院花香,
一本閒書,一壺清茶。
在春天,
這才是最好的生活。
此生,願有一院,
天晴下雨,都是風景,
忙碌悠閒,都是自在。
簡單快樂,慢而舒心。
“我想有個家,門前開滿花”
之前一直在想,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李子柒的生活啊。
是喜歡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還是喜歡她有幹不完的農活?
其實都不是。
我們喜歡的是她那如百寶袋的“後花園”,
喜歡她自由、舒適的生活方式罷了。
跌入城市的洪流中,
我們內心更渴望一處幽靜的棲身之所,
但是這份渴望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
對於整日迷失於高樓大廈的我們來説,
誰不想擁有一方自己的小院,
告別外界的紛擾,清閒度日呢。
“花園可以不大,但要盛滿陽光”
無論是“晝永蟬聲庭院,人倦懶搖團扇”
還是“深深庭院清明過,桃李初紅破”,
都將心中美好的憧憬放入了那一方的庭院中。
院子裏要種滿鮮花和瓜果蔬菜,
試想一下空氣裏瀰漫着一股大自然的清香,
是不是很心動。
都説愛花的人更懂生活,這話不假。
與其説喜歡它們眼花撩花的外表
倒不如説是追求一份恬靜淡然的人生態度。
花做籬笆,詩意為牆,嗅一院子的芬芳。
一座花園,雖然不大,
但是容下了春夏秋冬,
塞滿了人情世故。
“花園可以不奢華,但要煙火氣”
小花園裏的花可以不用很名貴,
你也不用刻意去學什麼插花課,
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佈置就好。
但是要記得在花園裏放張桌子或者幾把椅子。
這樣不管什麼時候,
你都可以置身其中,
隨時隨地的擁抱陽光。
朋友來的時候,
就可以在花園裏招待他們。
一杯茶、一本書、一盤水果,
嬉嬉鬧鬧過後,各自幹各自的事情,
彼此間雖然沉默,
但是你會覺得生活是温暖的,
因為有了陪伴。
每次看《嚮往的生活》,
最喜歡的環節就是大家在小院子裏,
圍着桌子吃飯、聊天。
大家圍爐夜話,説盡心事,
那一刻才覺得這不是綜藝,
而是真的朋友到了家裏。
我們不用那麼大的院子,
也不需要每天迎來過往那麼多的“朋友”,
只需一方小小的天地,
容得下知己或家人就好。
不管是對於這些明星來説,
還是我們這些看眾來説,
現在的城市都太浮躁喧譁了。
我們都需要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
抽出一段時間,遠離喧囂,
去一個青山綠水的地方,
呼吸新鮮空氣,放鬆一下自己。
外面的酒店或者餐廳不管多高級,
都沒有歸屬感,哪有自己家裏來的温馨。
有了小花園,我們一起春天賞花,
夏天乘涼,秋天數落葉,
冬天喝熱茶,週而復始,年年有餘。
這樣,每天在家都是嚮往的生活。
“花園可以不馥郁,但是要自在”
都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但是自己的小花園,可以完全沒有章法,
但是一定要自由自在,不受束縛。
現在很多人的目標都是打拼和賺錢。
所以在城市間三點一線的生活,
應該是很多人不得已的選擇。
我們的內心裏應該有一處“世外桃源”,
裏面沒有打不完的電話,
沒有回不完的短信,更沒有發不完的郵件...
因為工作,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逃離”,
所以就努力給自己一個小花園吧,
裏面盛滿了你對生活的希冀。
回到家,家裏不是死氣沉沉的模樣,
而是充滿了生機,早晨起來澆澆水,
剪剪枝葉,你的生活也會更充實些。
“我想有個小花園”
天晴時,陽光透過層層枝葉,
斑駁的灑在地上,
在暖陽的鞦韆上晃掉整個下午。
下雨時,就打開窗子,
看雨水滋潤這些嬌花,披個毯子,
坐在門口聽雨聲,聞一聞泥土的清香。
以前最討厭清晨睜眼的瞬間,
因為這就意味着,要開始忙碌的一天。
但如果有了花園,
清晨醒來似乎也成了一件不錯的事情。
打開窗,就能看到世間的所有顏色,
然後滿屋都是芬芳,
就像是童話故事中的公主。
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
眼前的一切,都成了嚮往的生活。
餘生,若能擁有這樣一座小花園,便心滿意足。
世界如此喧囂,還有一處可以身心安放,真好。
商務合作
投稿郵箱
本文來源於農莊規劃,轉載請聯繫首發平台。
·END·
歡迎關注私家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