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安瀾】紮根黃河岸邊 濯濯童山披綠裝

【黃河安瀾】紮根黃河岸邊 濯濯童山披綠裝

新安縣石井鎮荒山披綠裝。 程明輝攝

人民網洛陽9月18日電(程明輝)秋分將至,洛陽市新安縣石井鎮依然是一幅山清水秀、林木葱鬱的盛景。站在望江亭上,極目遠眺,遠山之上草木疊翠,近谷之內水清如碧。

9月15日,“黃河安瀾”網絡主題宣傳活動採訪團來到小浪底大壩上游的華洋生態科技園,52歲的馮華向記者講述了他紮根黃河岸邊,痴心種樹20年的故事。

初心,從黃河岸邊的千畝荒山而起。

“到處是荒山禿嶺,來之前,當地人説這是個‘兔子都不來的地方’,我卻不信。”2003年,作為北京華洋海事中心的代表,馮華來到石井鎮拴馬村,從事保護黃河綠化基地開發工作。

荒山上植樹造林,開局就不順利。回憶起初來時的情景,馮華感慨萬千:“沒想到植樹條件那麼差,聯繫了十幾個林業專家都不看好,覺得無法種樹,到後來連電話都不接了。”

怎麼辦?難道真的種不活一棵樹?馮華站在黃河岸邊,眼前滔滔黃河水奔騰而過,背後連綿荒山沉默不語。作為一名黃河水哺育長大的孩子,他暗暗告訴自己,困難是暫時的,一定會有辦法!

接下來的日子裏,馮華四處尋找伯樂。付出終有回報!幾經輾轉,他找到了洛陽市林科所的高級工程師劉本端,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後,經驗豐富的劉本端點燃了他的希望。

有了劉本端這顆定心丸,馮華的主心骨更堅定了。“古代,憑着簡單的工具,愚公能夠移山。如今,我們有人有技術,還有高端的機械設備,再大的困難也不怕!”誰也沒有想到,一番豪言壯語後,他這一干就是20年。

沒處住,他把園區內廢棄的窯洞修繕後作為根據地;沒水喝,他把一孔廢棄的煤窯井水作為飲用水;不通路,他用挖掘機推開了園區通往外界的山石;不通電,他千方百計請來電力部門把電架到高山之上……

【黃河安瀾】紮根黃河岸邊 濯濯童山披綠裝

新安縣石井鎮荒山披綠裝。

2004年春天,是華洋生態園開園後的第一個植樹季節。為了儘快找到適合生態園種植的油松樹苗,馮華帶領技術人員輾轉江蘇沭陽、陝西西安、河南安陽,一天內馬不停蹄地驅車1000多公里。

年復一年,馮華克服種種困難,帶領大家在千畝荒山上叩石墾壤,播種插綠。2020年,受疫情影響,3月植樹季時勞動力匱乏,為完成植樹造林計劃,馮華積極組織社會力量,在山上種植了油松、側柏、山桃等苗木4000多株;2021年又繼續種植美國紅楓、金桂、樹狀月季、中華紅蜜等20000多株。

人不負山,山不負人。二十年來,馮華植樹造林從未停止,他帶領員工和村民種植了120餘種30多萬株苗木,籽播造林20餘噸,荒山造林成活率超過90%,形成了以油松、雪松等生態樹為主,以杏李、杜仲等經濟林為輔,生態林和經濟林有機結合的生態體系,讓千畝荒山披上了綠色新裝。

“只有把荒山變成青山,再變成金山銀山,羣眾的收入才會不斷提高。”馮華介紹,為助力鄉村振興,華洋生態園除了教會當地村民園林管理、果樹修剪外,還在商務禮儀、客房服務、衞生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專業培訓。

據介紹,華洋生態園的大部分員工為周邊村民。從2003年至今,生態園在當地累計用工30餘萬人次,解決了很多村民的長期就業問題,助力許多家庭脱貧致富,當地的村風村貌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二十年勤耕不輟,當初的荒山成了一片樂土,馮華也與之連在了一起。2021年3月,馮華榮獲“最美洛陽人十大楷模”稱號。對他來講,未來還將在黃河岸邊的青山上繼續前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4 字。

轉載請註明: 【黃河安瀾】紮根黃河岸邊 濯濯童山披綠裝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