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寧波寧海縣前童古鎮內,外籍華人呂倩倩和美國籍人士RACHEL LYNN WEISS站在相機前,把古鎮的舞獅表演通過CGTN的多個直播平台展示給全球網民。
“古鎮舞獅”火遍全球。
9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發推文:Wonder how lion dance is performed? This young man shows you some basic moves inside the dancing lion costume. Very special,isn't it?(舞獅是如何表演的?這位年輕人展示了獅衣下的一些舞獅基本動作。很特別,不是嗎?)
視頻中,13歲的張鎮浩從不戴獅頭的練習到戴着獅頭的表演,隨着鏡頭不斷切換,一套10幾秒的表演,包含舞獅的基本動作。全球網友紛紛點贊轉發,“中華文化要傳承下去”“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張鎮浩練習舞獅近3年,已連續兩年獲得浙江省龍獅錦標賽一等獎,他對這門藝術充滿崇敬和喜愛。他與十幾名同學一起,利用課餘時間,每週練習三次,動作練到位後會戴上獅頭,穿上獅衣,呈現最完美的表演。
前童舞獅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清代乾隆年間。因種種原因,前童舞獅在20世紀中葉逐漸沒落。直到2016年的元宵行會上,一頭獅子重新“闖進”前童鄉親們的視野。舞獅文化在前童鎮的復興,離不開一個土生土長的古鎮青年---童攀峯。
一次機緣巧合,童攀峯得知自己的爺爺曾是前童獅子班的一員,他便想恢復舞獅文化。2015年,他輾轉山東、安徽、廣西等地,學習舞獅。學成歸來後,童攀峯便想推廣舞獅,但他發現舞獅文化推廣、傳統文化復興需要從娃娃抓起。
2017年,在前童鎮政府和前童鎮中心小學的支持下,童攀峯以課外興趣班的形式成立了“前童中心小學舞龍舞獅隊”,正式招收青少年學生開班教學。每週四下午和週末,學校裏、古鎮的祠堂裏、鎮外的山坡上有了一羣舞獅少年的身影。跑步、扎馬步、做俯卧撐、學習步法程式,舞獅考驗的不僅是動作技巧,更是體能和意志。
得益於學校和政府支持,童攀峯的舞獅課堂逐步有了聲色,6年來,舞獅班從最初的幾個人擴展到如今的三十多人,聚合着鎮裏越來越多的少年。孩子們這樣評價教練:私下温和親切,但訓練時很嚴肅。
視頻中,張鎮浩舞的獅頭是用竹子做的,有十幾斤重,完整的一套表演需要5到6分鐘,包含十多個難度動作。獅子的八種神態——喜、怒、哀、樂、動、靜、驚、疑,精準呈現要靠獅頭和獅尾的默契配合,“人獅合一”無疑是每一位舞獅者的最高追求。
左右搖頭表示開心,半閉眼是垂頭喪氣,突然眨眼意味着害怕、受驚……在舞獅套裝之下,少年們也跟着做表情。一個託舉站立的動作,相當於兩個孩子在空中疊羅漢,難度可想而知。
10歲的王佳興學習舞獅不到一年,身形輕巧扮演獅頭,是隊裏公認進步最快的;童宇衡扮演獅尾,來訓練後“吃得更好了”。對他們來説,學習舞獅能磨練意志,能出去比賽見世面,還能交朋友。
幾年下來,堅持訓練的都是肯努力的孩子,每一個都流過淚、受過傷,也有學了兩年都沒能被選中參賽卻依然堅持訓練的。童攀峯説,“龍獅精神是自強、奮勇、崇禮、忠義,對塑造孩子性格也有影響,這就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近年來,古鎮舞獅隊多次在全國和全省的龍獅錦標賽上取得佳績。“做喜歡的事永遠都不會累。”張鎮浩説。對他和小夥伴而言,舞獅已經從一項新奇的運動變成刻在他們骨子裏的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