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光明日報撰文:演戲是一種光榮的職業

  新中國成立後,演戲愈加成為一種光榮的職業。德才兼備的演員是人民藝術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種角色定位,是對演員最大的認可和鼓勵。

  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新中國成立七十多年,改革開放四十多年,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彰顯了中國精神的力量。李大釗曾説:“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焦裕祿是靠這種精神力量支撐的,其他無數英雄人物也是靠這種精神支撐的。沒有精神食糧,沒有精神支撐,就很難解決面前的困難。中國在過去幾十年時間內飛速發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種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在支撐着我們。

  這種精神,就是抗戰時期,京劇大師梅蘭芳蓄鬚明志,彰顯民族氣節;這種精神,就是抗美援朝戰爭時期,豫劇大師常香玉義演募捐,為前線捐獻飛機的義薄雲天。這些前輩表演藝術家不愧是引領時代風氣的先行者,在德藝雙馨上為我們作出了示範。

  為人民奉獻精神食糧,演員責無旁貸;為民族貢獻精神力量,我們演員大有可為。今天,在文藝事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亂象。有的演員突然獲得大名大利,開始飄飄然,自我膨脹,什麼勾當都敢幹;某些社會環境也為他們提供了膨脹的土壤;還有一些作品,觀眾一邊看一邊罵,創作者一邊捱罵一邊還掙錢,這樣的作品是有經濟效益了,但是社會效益何在?

  文藝工作者應當是為人民奉獻精神食糧的。奉獻精神食糧,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作為演員,我們要有責任感和榮譽感。一方面,演員這個職業和其他職業一樣,同樣肩負着建設國家、服務人民的光榮使命;另一方面,演員這個職業的影響力稍顯特殊,演員是有“光環”的,一舉一動對社會的影響較大。對此,我們要正確看待——一要有自知之明,二要把握分寸,三要有一顆純潔的心。

  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在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創造了物質文明發展的世界奇蹟,也收穫了精神文明發展的豐碩成果。經歷40多年的演員職業生涯,我深知,影視作品是集體勞動的結晶,演員因為露了臉,所以出了名。觀眾誇讚演員,是因為他們把對待戲中人物的情感,寄託在了演員身上。

  演員要用角色和觀眾交朋友,而不是靠聳聞來掙“粉絲”。“演員”兩個字沉甸甸,因為裏面有前輩掙得的榮譽、有時代賦予的責任、有人民殷切的期待。我們應該把榮譽、責任、期待變成不斷向上的動力,更好地進行創作,給“演員”這兩個字增光添彩。

  (作者:李雪健,系中國電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46 字。

轉載請註明: 李雪健光明日報撰文:演戲是一種光榮的職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