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遊朱家峪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休閒

新年元旦,我有幸遊覽了朱家峪。

朱家峪,是中國北方地區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百度百科描述:這裏,祠廟、樓閣、古橋、古文化遺址等景點星羅棋佈;四面青峯隱隱,溪中碧水悠悠;長白、胡山諸峯拱衞映帶如畫;悠久的歷史文化,多姿多彩的風景名勝資源吸引着大批中外遊客和學者。

進村從禮門開始,是保留至今的明代始建的古道。條石變得異常光滑,可見歷史之悠久。山石鋪就的古道中央,嵌有兩溜大塊青石,形似鐵路,村民們形象地稱其為“雙軌”古道。“雙軌”不僅好看,而有其獨特的用途。早年村裏就規定,走路必須靠右行,兩股道自然也分成了上下行,這與今天的交通規則不謀而合。古道的盡頭便是連接各家各户的小徑,為了防滑,斜坡上的道心用的是沙石而不是青石。有趣的是,在村的中央,還有兩座清康熙年間修建的青石拱橋,上下皆可行人走車馬,大雨時,橋下亦可行洪。橋身青石壘砌,不用灰漿,雖有三百餘年的歷史,依然堅固如初。有專家説這是現代立交橋的雛形。看得出這小小的山村從始建之初就經過高人指點,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人文情懷。

從禮門前行不遠,是文昌閣,考魁星樓碑誌,系山陰朱霞所設計、創建。文昌閣上建閣樓,下築閣洞,造型古雅、宏偉而壯觀。樓洞一體,全用大青方石築成,歷盡滄桑,堅不可摧。

文昌閣右側便是闖關東文化展覽館。闖關東展覽館佔地2300平方米,共設置“擋不住的腳步”“融入關東”“闖字鑄魂”“敢創新天”四大篇章,綜合運用互動投影、穹幕影院、情景還原、主題雕塑等多種展示形式,講述闖關東故事,弘揚新時代闖關東文化。是闖關東文化傳承教育、黨性教育、現場教學、愛國主義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平台。朱家峪是闖關東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弘揚新時代闖關東文化,已賦予了新的內容:即:“闖”字為先,“創”字為基,“作”字為魂,“成”字為本。敢闖敢創、善作善成,雷厲風行,苦幹實幹,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再往前走,是山陰小學。建於民國三十三年。小學為四進院落,佔地6.6畝,校門是仿照當時培養革命軍官的黃埔軍校校門,取“育世英才”之意。在那個世紀的四十年代,山陰小學一直是章丘的一流小學,當地民眾無不以此為榮。山陰小學校訓:忠勇為愛國之本,孝敬為齊家之本,禮儀為處世之本,仁義為道德之本,民眾為國家之本,教育為興國之本,創業為發展之本,整潔為強身之本,學優為棟樑之本,策略為目的之本,無知為敗事之本,有恆為成功之本。值得我們汲取營養。

山中還有一處女子學校。20世紀初,朱家峪開始有了新式教育。1932年,開明人士朱連拔、朱連弟創辦了朱家峪女子學校,這是中國農村地區較早的女子學堂,設一個班,學生廿餘人,孫吉祥(女)為先生。古老的朱家峪村,在章丘率先提倡女子教育,難能可貴,反響巨大。

朱家峪,不僅文化底藴豐厚,而且自然環境幽雅。至今仍完整的保存了原來的建築格局,古風古貌。古村為梯形居落,上下盤道,高底參差,錯落有致。朱家峪東南西三面青山環抱,北面是廣袤的平原,村子像坐在一把巨大的太師椅上。村口在北,一進村便像打開了一部史書。村裏人少,外來人更是稀罕,一派寂靜。春天山花爛漫;夏日蟬鳴聲遠;秋季瓜果飄香;冬季積雪如棉。寂靜的大山間,偶爾傳來幾聲犬吠雞叫。很遠就可聽到收工下坡的人與老槐樹下納涼的老人打招呼的聲音。穿過已是斷牆殘垣的圩門、哨門,在泛着幽光的山石古道、石橋的引導下,走過一座座房檐上長滿蓑草的石砌老屋,推開一扇扇斑駁的黑漆大門,都會找到些久遠的故事。房前屋後那沉睡已久的石碾、石磨、石臼、石缸、古井和鑲在牆上的拴馬石,也都會成為那首古老鄉謠的美麗音符。

朱家峪歷史悠久,古風神韻,人傑地靈,文化燦爛。人文、自然景觀數不勝數,因此,被專家譽為“齊魯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標本”。據傳,戰國時期便有廬於此,原名城角峪,朱氏於明洪武初年入村,因朱氏與皇帝朱元璋同宗,復更名朱家峪。自明初至今,雖歷經六百年滄桑鉅變,仍完整的保存了原來的建築格局,古風古貌。中國近現代工商業發展史上蜚聲全國的“祥”字商號創始人孟洛川及其家族就在城北舊軍村。朱家峪這座頗具明清古貌的山村便像大樹下的無名草一般,被罩了個嚴嚴實實,無人知無人曉。也正因如此,村子的古老風貌,也可以説是“原生態”才得以完整地“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而沒有像其他一些古村鎮一般變得面目全非。

最南面有文峯山,建有魁星樓。魁星,指北斗七星中組成勺子的四顆星,因為排列的形狀象“鬥”又稱斗魁;一般也把北斗七星中勺頭第一顆星叫魁星。道教中有魁星之神,主宰文運或文章興衰,形象是披着頭髮,赤着腳,右手提一隻鬥。民間為了祝願學子們學習努力,文運享通,金榜題名,常建魁星閣或魁星樓崇祭之。象徵道家36洞天的36級丹階之下是高大的龍門,與主樓魁星手的才鬥、珠筆遙相呼應。登雲有路誌為梯聯步直攀傑閣。滿腹經倫妙筆生花敢作天下文章,魁星高照普渡眾生洞覽人間淪桑。越龍門,登奎文門,拾級而上,步步攀登,直達文峯。後院內懸有一口大鐘,侃稱“江北第一狀元鍾”。黃銅鑄,造高1.7米,重達1.5噸的,朱家峪文峯山魁星樓。站在魁星樓上了望胡山,風景如畫,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往返。文峯山,拔地而起,外形獨特,形如“金”字塔,遍山塔柏,數百年來,鬱鬱葱葱。山下,泉水湧流,水質特好,泉邊老人壽域九十,故取名“長壽泉”。可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豐厚的民俗文化底藴激起了人們對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回味、探索和深入研究的無盡興趣。遊客可入村“歸真、訪古、探幽”,一飽眼福,感悟人生。今天,從山腳下的新村穿過那古老的門洞,便會如時光倒流一般,將你帶回那舊日的年代,朱家峪濃縮了中國古代農民一段艱苦創業的歷史,凝聚了中國北方農村一縷濃郁的鄉情。電視劇《闖關東》中主人公朱開山就來自朱家峪。

庚子年仲冬,十一月十九,侯存業記。

更新於 2021-01-02

壹點號汶水獨筆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