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城市地標,我們會想到北京的天安門、上海的東方明珠、廣州的小蠻腰、重慶的解放碑等,這些建築要麼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要麼直插雲天,氣勢宏偉,但是你能想到一座兩層小屋,也能成為一座城市的地標建築嗎?
這棟建築叫將軍樓,位於青海格爾木的一個公園之內,它只有兩層,高不過十米,卻是格爾木歷史上的第一棟現代建築,以前是原青藏公路管理局辦公室,後來了為紀念當時在辦公室裏辦公的慕生忠將軍而得名。
為何要紀念這位將軍呢,這得從青藏公路的修建及格爾木的建城説起。格爾木是我國最大的縣級市,位於青海省的海西州,總面積近12萬平方公里,格爾木是蒙古語譯音,又名郭裏峁、噶爾穆,意為“河流密集的地方”,雖然有人類居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萬年前,但是直到60多年前這裏依然只是一個地域概念,並沒有城市。
西藏解放後,由於當地自然經濟脆弱,面臨嚴重缺糧困境,中央責成西北局組成西藏運輸總隊運糧進藏,以解危機。慕生忠將軍便是當時的負責人,他於1953年、1954年先後兩將組織運糧駝隊,徒步1500公里,歷時54天,走過茫茫戈壁與沼澤,翻過一個個高山峽谷,犧牲數十位馱工及2.6萬峯駱駝的慘重代價,才將糧食運抵西藏,讓他意識到依靠原始運輸方式去完成高原長途運輸任務,絕非長久之計,便萌生了修建青藏公路的想法。
於是,慕將軍回到北京後主動請纓,要求修建青藏公路,並派人實地勘察其線路的可行後,再次向中央彙報了修建青藏公路的情況,最終獲得總理的籤批,1954年5月11日,慕生忠帶領由西藏運輸總隊重新整編的築路隊伍,在格爾木開工建設青藏公路格爾木至拉薩段。19名幹部、1200多名民工組成的築路大軍克服重重困難,於7月30日將公路修到可可西里。12月15日,公路修至拉薩。至此,青藏公路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部打通,全長1283公里,用時7個月零4天。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如此神速的建成,真的是人間奇蹟。
這段歷史與這棟小樓又有什麼關係呢?因為當時並沒有格爾木這座城市,為了方便青藏公路的建設管理工作,在這裏修建了一棟辦公室,也就是上圖的這棟兩層小樓,它不僅是格爾木的第一棟樓房,也是慕生忠將軍生活、工作的地方。
步入將軍樓中,我們看到的是一件件慕將軍他們曾經使用過的珍貴文物,牆上掛着一張張映射着久遠時光的黑白相片,以及一句句飽含着鏗鏘誓言的將軍語錄,通過這些簡陋的物件及黑白的相片,我們能切身感受到築路大軍在崑崙雪山和茫茫戈壁中艱苦創業的艱難歷程,也能真情感悟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革命情懷和豐功偉績。
為了紀念這位了不起的青藏公路之父,格爾木特地以將軍樓為核心建設了將軍樓主題公園,裏面修建了紀念青藏公路及青藏鐵路的天路紀念塔,高度為39.16米,寓意為兩條天路的里程之和(3916公里),公園中還有紀念慕生忠將軍的雕塑、反映當年築路大軍艱苦開路的羣雕“築路忠魂”、反映軍墾拓荒的雕塑“鑄劍為犁”、反映崑崙文化的雕塑“巍巍崑崙”、反映民族團結的雕塑“和諧”等。
格爾木因路而生、因路而興,現在已經建成為青海省僅次於省會西寧的第二大城市,街道縱橫交錯,高樓鱗次櫛比,而將軍樓也成了當地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天都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參觀,紀念這位修建青藏公路及青藏鐵路的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