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中元節,讓祭祀回到“文明”的框架之下

合肥在線特約評論員 章玉政(青年學者)

這個中元節,讓祭祀回到“文明”的框架之下
文明祭祀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但每到清明、中元、冬至等傳統節日,仍常會見到各種不文明祭祀行為的湧現,如露天焚燒、鞭炮喧天,等等,既不低碳,也不“清明”。怪不得很多人慨嘆:“文明”二字,説起來容易,一落到踐行層面,真是何其難以!

文明祭祀遭遇踐行難題,與我們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習俗、儀禮的傳承有很大的關係。今日又至中元節,慎終追遠、緬懷先人,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千百年血脈相承的內在基因,否則就會被認為是“數典忘祖”或是“忘恩負義”。正因為此,在祭祀先人這個問題上,國人歷來講求轟轟烈烈、鄭重其事,即便有些不合時代的新風尚、文明的新理念,也要“打腫臉充胖子”、“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這恐怕也是很多祭祀陋習至今未能得以徹底根除的深層原因所在。

倡導文明祭祀,最終還要是要回到“文明”的內涵框架之下。歷史地看,就中華文明而言,作為禮文化的重要外在表現形式,祭祀的程序、方式、形式,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而總是會伴隨着時代的變遷、人事的更迭、文明的演進而呈現出新的姿態、新的面貌。換句話説,祭祀本身就是人類文明進程的一部分,革故鼎新、推陳出新是其應有的常態。如果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的祭祀依然拘泥於燒點紙錢、放點鞭炮等形式化的內容之上,未免誤讀了“祭祀”的本質內涵,與之背道而馳了。

現實地看,祭祀是我們與先人重新聯接、對話的一種精神途徑。緬懷先人,不忘來路,根本上不是為了求得帶有實用主義色彩的“祖宗保佑”,而是希望內在地承續先人的文化血脈,與之達成某種精神層面的共鳴與共振。《周易》裏説:“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真正明白了這一點,其實就會懂得:文明祭祀本質上是為我們與先人的“精神聯接”提供了更契合時代氣息、更利於社會和諧的途徑,於個體,於社會,都是一種進步與提升。

“文明以止”,才會知其可為或不可為;文化傳承,同樣如此。近些年,“文化自信”是頻頻會被提及的字眼,其本意所指顯然並非泥沙俱下、良莠不齊的一切傳統文化形態,而是浸潤其中代表着文明進步、歷久彌新的那一部分。具體到對於祭祀這一傳統文化形態的踐行上,孰可承續,孰應摒棄,自然是不言而明瞭。

本期編輯:牛瞳

來源:合肥在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43 字。

轉載請註明: 這個中元節,讓祭祀回到“文明”的框架之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