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如人生|從圍棋中看見平等之美
要想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得先蹲下來,由孩子的位置和高度去看世界,給孩子平等有愛的教育。
什麼是平等?
平等是非常非常高的一種狀態。平等不是外物,而是心的平等。是平等地看待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和一個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這叫平等。
所以平等是什麼?平等就是看事物不同,不分別好壞。所謂分別的意思是我能辨別出,但不以自己的偏見而執著。
平等,它是更廣泛的;尊重,它裏邊有一個情感在,有一個執著在。其實當一個人平等地看待一切時,他對所有的人都是一樣的。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圍棋,它的行棋規則就強烈貫徹着等、自由的風貌。它沒有“將、王”之分,也無需斬“將”擒“王”,棋子各行其職,各守其位,誰都不會“被歧視”。堯舜時代,蒼蒼茫茫,人們基本上是平等的,沒有階級和等級之分,人與人之間相互平等自由,無拘無束,所以這也反映圍棋之中。
圍棋縱橫19路,361個點,但堯舜時代沒有19路,大概是7路到13路的樣子。現在的19路是經過幾千年慢慢演變過來的。圍棋上的每一顆棋子都是平等的,沒有主次沒有誰重要誰不重要之分,不像象棋所有的棋子都要為將帥服務有了等級主次之分。
圍棋的行子可以自由揮灑天馬行空,361個點位你可以隨便走。當然在有勝負之爭的情況下,落下後的棋子所產生的效率是不一樣的。但是行子的確可以不必拘泥於誰為誰服務,很自由。這也是反映出我們生來就是追求平等的、自由的。
“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都是中國歷史上平等理念的體現。性別平等、民族平等、眾生平等...各類平等理念早已隱藏在我們的血脈中。在歷代相傳的圍棋活動中,平等理念也藴藏其中。
圍棋的棋子也很特別就二種顏色,一白一黑。那麼為什麼不是別的顏色呢?這其實是有中國哲學原始東西在裏面。
黑白二色是天地宇宙最基本的二種元素,而且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非白即黑。中國古代哲學基本上討論天地宇宙的比較多。宇宙裏黑白也是最容易辨別的元素,黑白也構成了這個世界基本的美學概念。
“夫不爭則天下莫與之能爭”,也就是不爭而爭,就好比孔子兵法裏面所説的“夫用兵上者,不戰而屈人之兵”。所以圍棋裏面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便是“勢”。“勢”是什麼?它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也就是説看不見,聽不到,摸不着,但它的確都存在,讓人感受得到,是一種狀態,一個存在。
無在無不在,無爭無不爭。這點在勝負的藝術中,圍棋可以説是彰顯得最為淋漓盡致的,沒有任何其它一個勝負藝術可以與之媲美。如今的圍棋教育其中一點就是教育孩子在圍棋之中感受、領悟平等之美。
感受平等
每個獨立的個體都應被尊重,每個孩子也都應被一視同仁。
與其單一強調差異與平等,不如直接帶孩子走進圍棋,切身體會圍棋世界的“平等”與“尊重”。對弈者無論身份地位,開局前,雙方均需相互行拱手禮、問候;落子有聲,或立、或點、或撲、或劫;在棋局中,行棋也沒有車路、炮路、馬步、象步等固定模式。攻守平衡,和而不爭,每一顆棋子都不拘束於一種使命,在任何階段,它都是自由和平等的。
學會平等
在社會生活中絕對平等是不存在的。但在圍棋世界裏,平等與自由則是它與生俱來的特質。它也能讓你的孩子用更加平和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各類不平等,在各類情況下不驕也不躁,保持一顆平常心。
我們可以靜下來與孩子下一局棋,讓他們在開局時,體會圍棋世界的遼闊,自由落子;在行棋間,天馬行空,在黑白棋子間領悟是非曲直;在收官戰裏,掌握急緩輕重,明白棋如人生之理。每個棋子沒有特殊的身份標誌,也沒有嚴格的等級界限,只有被擺在不同的位置,參與不同的實踐才會體現出不同的價值。讓孩子在一次次的對弈中,深諳平等之道。
棋局千變萬化,人生豐富多彩,或許你今天經歷的坎坷,會在下棋的過程中豁然開朗;亦或許你今天在棋盤上所破解的困難會順勢突破生活中的某一次困難。手談間,平等和自由各自閃耀,互生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