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古人講“斷腸笛子送命簫”,簫和笛子有何特殊?深層含義少有人知

由 郎文芬 發佈於 休閒

現代家長都比較重視孩子的發展,所以會給孩子報這樣或者那樣的學習班。讓孩子學習音樂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兒童成長的時候學會一門樂器,既能夠陶冶情操,同時也掌握了一種生活技能和本領。

樂器的種類比較多有鋼琴、大提琴,以及小提琴、柳琴、琵琶等。很多人都比較喜歡學習西方樂曲,大多數樂器曲調歡快而且易學易懂。但是相比西洋樂器,中國傳統的樂器曲調比較哀傷,比如二胡就給人一種滄桑淒涼的感覺。

有一些樂器學起來比較困難,而且經常在特定的場合進行演奏,所以有家長不太願意孩子接觸這樣的樂器。

有兩種樂器可能大家都比較熟悉,就是古人常用的笛子和簫,民間也有一句俗語叫做“斷腸笛子送命簫”。

笛子和簫都是民間傳統樂器,因為這兩種樂器的曲調過於悽婉,所以被人們稱作為斷腸送命曲。

笛子和蕭這兩個民族樂器,聽起來讓人感受到十分悲傷的情緒。這種樂器也比較難學,演奏起來也十分困難,所以民間就有“斷腸笛子送命簫”的説法。

古時候笛子和簫,經常用在送別的場合,這種哀婉的聲音比較適合悲傷的氣氛。

特別是在送別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通過吹笛子或者吹簫,來表達難捨難分的送別之情,旁人聽了也會觸景生情、感同身受。

笛子和簫的聲音雖然都帶有憂傷的悲憫情緒。但是這兩種樂器仍然有很大的不同,在聲調和曲調上也有區分,笛子的聲音十分悠長,簫的聲音相對比較低沉,給人感覺像哭聲一樣,所以這兩種樂器也會在不同的場合演奏。

“橫笛能令孤客愁,綠波淡淡如不流”,將笛聲的曲樂悠愁展現出來,有一種孤獨的情調。

學笛子的時候,從入門到學到斷腸曲,在氣息和節奏方面都有極高的要求,有的人吹了笛子或者吹簫之後,都有一種生不來氣的感覺,所以人們稱作為斷腸送命的曲調。

學習任何一種樂器都不會一蹴而就,需要勤學苦練才能學好。特別是笛子和簫這兩種樂器,學起來非常困難,聽起來也會讓人有一種哀傷落淚的感覺。笛子和簫在演奏的過程中,也應該將自己的情緒融合到樂曲中,才能讓曲調更加婉轉優美。

古人用詩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有的人會用樂器,演奏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然而不同的樂器,所發出的聲音有所差別,演奏方法也千差萬別,但是樂器都要和情感產生共鳴,能夠演奏出完美樂曲。

任何一種樂器的演奏,都是在表達人的情緒,笛子吹出來的曲調比較淒涼,很多人心情不好的時候,喜歡聽笛子的聲音或者吹笛子,所以這種樂器很容易讓人產生負面情緒,特別是和親人愛人之間情感破裂,都會默默的演奏笛子,表達出自己無限憂思之情。

“紅樓十二春寒惻,樓角何人吹玉笛”,就通過吹玉笛,表現出孤獨落寞的情緒。“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復吹笛”。也將笛子的聲音和自己的情緒融為一體,表現一種憂傷和嘆息的情緒。

簫的聲音也非常悽美,吹簫能夠烘托出一個人的孤獨和寂寞之情。經常聽到如此淒涼的樂曲,也會讓人心情不好,聽了簫的聲音就會讓人心情不好。

如果長時間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經常聽這樣淒涼的樂曲,人的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也會經常想一些悲傷的事情,所以就稱作為“斷腸笛子送命簫”。

人在難過的時候,可以通過吹笛子或者吹簫,表達自己的情緒,能釋放一下心中的痛苦。通過演奏樂器,能把心中的不愉快事情忘掉。

這就是笛子和簫的意義,也是音樂給人生活帶來的影響,既能夠排解憂愁,又能夠以此表達內心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