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嶺迷窟》中的“牛人”李淳風,在歷史上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文案策劃、監製:袁載譽;文案:馬靖紅

最近這幾年,盜墓一類題材的影視劇都很火,今年上映的網劇《龍嶺迷窟》就是其中之一。在山西一個閉塞的小地方——古藍縣,主角三人踏上了進入墓穴尋找雮塵珠的艱險路途。而這座墓穴的主人正是唐代的李淳風。

在劇中,李淳風的形象是一位頗有風骨又精通風水的大師。從主角們歷經層層艱險,九死一生才找到雮塵珠的關鍵線索這一點,咱們就可以看出這墓穴有多危險,也可以看出墓穴的主人絕非常人。那麼,歷史上的李淳風又是怎樣一個人呢?

聰穎好學

在《龍嶺迷窟》中,主角胡八一曾説李淳風是個五品官。歷史上的李淳風出生於隋唐年間,家裏不是什麼高門大户,唯一在朝為官的父親也不過是個縣衙裏跑腿的,後來還辭了官做起了道士。就是這樣一個毫無背景的人家,出了一個五品官。雖然五品不是什麼大官,但是對於平頭老百姓來講,五品也是很厲害的了。

《龍嶺迷窟》中的“牛人”李淳風,在歷史上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而官至太史令的李淳風從小就是個聰穎好學的好苗子,年紀輕輕的他就熟讀各類書籍。《舊唐書》記載,“淳風幼俊爽,博涉羣書,尤明天文、歷算、陰陽之學”。

因為父親是道士還在道法上頗有成就的緣故,李淳風也對此道心嚮往之,並且在此道上展現出高於常人的天賦。還未成年的他,就能深入理解那些晦澀難懂的天文字符、算術難題等等。和他一個年紀的小孩還在認字,他就已經在研讀如此高深的書籍了,贊他一句天才實在不為過。

為了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還不滿十歲的他就獨自一人千里迢迢地趕往南陀山求道,這份好學的勁頭確實非常人所能及。長大以後,即便做了官,他也沒有放下這股勁頭,反而更加深入地專研,從不滿足於已有的知識。

生性沉靜

作為一個修道之人,李淳風從小性子就很沉靜。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嬉戲打鬧,上躥下跳的時候,他就可以一個人靜靜地坐在原地細細地讀一本書了。他不理會外界的吵嚷,也不覺得自己的行為枯燥無聊,反而是沉下心,好奇地去探求書中記載的各種奧妙。或許他天生就適合做這些。

《龍嶺迷窟》中的“牛人”李淳風,在歷史上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等到他在朝為官,成日裏和那些古籍作伴的時候,他也不覺得乏味。這些關於天文曆法的古籍向來就是晦澀難懂,叫人一見便頭昏腦脹,直犯困的東西。但他總是靜得下心研讀,更能得到其中精髓。

在太史局為官時,他還受命編撰了《晉書》等史書。編撰史書可不是什麼小事,需要查閲大量典籍,並做整理收集。若是還碰上典籍的遺失或者記錄不明等問題,那才是叫人頭疼。總之,這不僅需要耗費無數精力,更需要人沉得下心,才能好好完成,一般人可幹不了這個活兒。而李淳風做得就很好,他資料蒐集很全面,整理也很到位。

推陳出新

李淳風聰穎好學,靜得下心潛心鑽研的性子使得他在天文、曆法和算術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他在研讀前人留下的經驗與成就時,一方面提高了自身的水平,另一方面他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發現了前人的錯誤和不足,大膽地做出了創新和改變。

《舊唐書》就有言,説他“以駁傅仁均歷議”,還有“今靈台候儀,是魏代遺範,觀其制度,疏漏實多”等等。

《龍嶺迷窟》中的“牛人”李淳風,在歷史上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他上書給皇帝,説原來的《戊寅元歷》有許多錯誤,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僅如此,他還自己請命改進渾儀。與此同時,他和他的同僚們還一起對傳世的十部算經進行了編撰,使其更通俗更易理解,甚至還將其中錯誤的地方進行了修改,這對後世算術的學習與發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李淳風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敢於推陳出新的魄力確實令人佩服。

李淳風這一輩子,其實很純粹,就是單純地致力於天文、算術、曆法方面的研究,研究歷代先賢在這方面的成就,並在他們的基礎上進一步上升、創新。從他讀書識字開始,再到他離開人世,他這一輩子都在專研這些東西。正是他的勤奮刻苦,正是他的潛心深究,才有了他後來的諸多成就。

這樣專心,甚至醉心於一樣事物的人真的不多見。或許正是因為他的所有心思都花在研究與學習上,他的官職才會只是五品吧。而《龍嶺迷窟》將他刻畫為一個精通風水的大師,確實有跡可循。

參考資料:百科詞條“李淳風”

電視劇《龍嶺迷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7 字。

轉載請註明: 《龍嶺迷窟》中的“牛人”李淳風,在歷史上真的有這麼厲害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