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一天:獨臂養蠶人 勞作40天約賺2000元
李林學27歲在煤礦打工時,右手小臂被炸掉,左手也失去兩個手指。他面對身體的殘缺和生活中的苦累困難,表現得總是那麼坦然和從容。
李林學,今年54歲,家住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橫河鎮老嶺莊。老李27歲在煤礦打工時,右手小臂被炸掉,左手也失去兩個手指。身體殘缺的他把兩個女兒養大成人,現在他和妻子仍留在村裏與大山為伴,並照顧着年過7旬的父母親。他種着6畝山地,夏秋季養蠶,抽空時做做木工活,有時還外出打工。老李面對身體的殘缺和生活中的苦累困難,表現得總是那麼坦然和從容。
老嶺莊屬自然村,地處中條山的腹地,交通不便。現村裏只住了五户人家,年齡都在五十歲以上,主要靠種地和養蠶為生。1989年,27歲的老李在煤礦被炸傷,那時他的大女兒才3歲,3年後又有了小女兒。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老李説家裏像塌了天,打擊很沉重,那個時候農村沒有了勞力是無法生存的。圖為老李和妻子在自家門口,用石頭砌成的小院坐落在村南的一個小山坡上,算是村裏的邊户。
老李家養了幾萬條蠶,一天平均要吃一大擔桑葉。由於沒儲存設備,為了桑葉的新鮮,必須天天去採,而且得在傍晚天涼快時才能採,天太熱時桑葉會蔫,對蠶不好。
摘桑葉時要去掉病葉和蟲葉,老李説摘時間長了手會疼。“這是個苦累活,爬高上低,體力好才行。”
妻子看到老李流汗了,便趕緊幫他擦汗。
老李靠梯子爬上了大樹採桑葉。只有一條殘缺胳膊的他趴在高高的樹上,用剪刀剪枝條。老李説:“桑樹需要疏剪,否則長得不旺。”
村口的這間草房是老李做木工活的工房。
老李家後院是父母親的院子,父親患有嚴重風濕關節病,母親患有腦癱症,他們已無力養蠶。老人説:“老院年久失修,下雨的時候有的地方已經開始漏水了。”
土樓是依地形而建,樓下的小院是他們睡覺以及吃飯生活的地方。上樓需要出小院從廚房的後面上去。
蠶養在二樓的房間裏,這裏的走廊很窄,僅夠容下一人通過。
隨着蠶的不斷長大,最初的一席蠶現已分成三席,最後幾天要分五層。吐絲結繭時滿屋子都是蠶,進屋後下腳都難。
採回來的桑葉要晾開,不能捂住受了熱。
喂蠶也是很累的活,房間小且席層多。由於每層席間隔小,必須彎腰小心放桑葉,不能壓壞蠶。撒桑葉也有講究,第一要放均勻,使每條蠶都能吃上。第二,放的數量要正好,放太多吃不完葉子就浪費了;放得少了,蠶吃不飽,不能按期結繭吐絲。
養蠶需要近40天才完成一個循環,蠶繭能賣約2000元。“現在蠶繭不值錢,一斤也就是17到20元不等,不如出去打工。”
吃得多,蠶才能結出優質的蠶繭。
養蠶的適宜温度是27至29攝氏度,天冷時需要點爐子。蠶怕老鼠,老李晚上會把貓栓在蠶房裏,靠貓叫嚇唬老鼠。
蠶吃剩的殘葉以及蠶的糞便都是很好的肥料,老李的妻子把這些肥料撒在地裏。
老李很喜歡吃紅薯,這是妻子特意給在田間勞作的他送過來的。妻子説:“地裏活太累,要補充些營養。
在春秋養蠶期間,老李夫婦每天都要從紅砂嶺走過,他們挑着沉甸甸的擔子,就像兩個跳動的音符,譜寫着他們平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