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魂和魄的區別和關係,自古以來,百家爭鳴,討論不斷。該理論主要被中醫和道教吸收,並加以修改,不斷充實,建立了新的系統,成為中國古代特有的生死觀和民族文化,並作為傳統代代相傳。儘管整體上有各種不同立場的學説,但其本質並沒有改變,那就是神魂形魄、陽魂陰魄。
簡單地將“魂魄”理解為人的精神和肉體,或把魂魄作為類似於天主教中的靈魂概念來理解都是不準確的。在道家,魂魄與陰陽、天地和“道”這一宇宙的本源和萬物運行的軌道緊緊相扣,同理,把個人、社會和大自然緊密聯繫在一起,加以陰陽平衡、互體和相互轉換的性質,成為一套邏輯自洽的生命學説。
它最初主張“道”主宰下的自然和萬物的生生不息,而不是作為個人的存在的無限延續,後來誕生的道教則認為可以通過一系列魂魄的修煉術維繫後者。道家的魂魄觀認識到了人與自然的同一性和附着性,所以尊重自然的客觀規律,承認物質的重要性,並強調陰陽的對立統一、相互轉換、互依互根的特點,是一種辯證的哲學觀和無神論。
一、魂與魄的含義
“魂魄”是產生於中國的一種對於人類生命機制及死後歸宿的解釋,它將人生命的物質與精神兩部分進行了進一步的拆解,即將人的精神部分拆解為主宰主觀意識的 “魂”,和主宰人身體的內在成長運動軌跡的“魄”,類似於“潛意識”。
“魂”指人的主觀精神與意志,它的活動可以脱離身體的限制,“魄”是特有的理論,它代表精神層面中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然生成的生存邏輯。這種天然的指引,被認為是來自宇宙和世界運行的最深處的內在邏輯及原始性徵,在道家則被稱為“道”。因此,“魄”也可以被理解為“道”散播在每一個生命個體中的種子,道法自然的理論是魂魄觀成立的基礎。
同時,道家的魂魄理論體現了人類生命與自然的內在關係中的同一性和附着性。對這種性質的表述,西方的研究也有類似的可供參考的説法,如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説的“原始關係”。
他認為,人類最初與自然處於同一狀態,人類的覺醒,在於其發現自己是與大自然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分離的個體。這種意識最初是潛在的,漫長的歷史中,人類的活動依然與大自然保持着同一和協調,順應自然地生活,彷彿自然作為母體,與每一個個人之見存在着“臍帶”。嬰兒即便從母胎中脱離,仍然會在功能上與母親保持着緊密的聯繫,進一步而言,如包括人類在內的不同物種日夜作息的協調都反映人類與生俱來的、與自然息息相關的潛在行為準則。
這種臍帶般的關係就是“原始關係”,而它的存在使人在生活中得以擁有安全感、舒適感,因此很多人在個人覺醒之後選擇了迴歸原始關係,而不是從自然的母體中完全脱離,也就是作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原始關係”的臍帶長期以來深藏於人類的身體中,暗中指導着人身體的成長。
某種程度上來説,這與道家看待自然與人的理念不謀而合。弗洛姆的研究更容易被現代人理解,對它的瞭解有助於認識道家對“道”和“魄”的概念定義。
二、魂與魄的區別
魂魄之別,歷來有很多觀點,如陰陽之別、五行之別、器官之別、動靜之別、升降之別等,在道家,這些差別的源頭都在於“道”的性質。要理解“道”,需先理解“氣”。“氣”不是現代科學中的“空氣”,而是泛指一切具有運動性特質的存在,是構成萬物的基礎要素,類似於物理學中的“field(場)”。“氣”説的出現比“道”更早,被中國各古代哲學流派所繼承。
在道家,《無能子》雲:“天地未分,渾濁一炁(氣)”, 《悟真篇》雲:“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道與氣類似,從中再分出陰陽,故又稱“陰陽二氣”。因此,如果“氣”或“道”是一個密碼或公式,那麼由它產生的一切存在也都是從這個公式中演算出來的,無論最終如何體現,本質上是同樣的運行模式。
魂魄的首要區別,是陰陽之別,魂屬陽,魄屬陰。《左傳》中記載着第一個關於魂魄的故事,其中子產雲:“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陽曰魂。”當人初具形體時,就有了魄,來引導形體的發育成長,有了運動,就產生出了陽氣,所以有了魂。該觀點在道家得到了認可,《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道是宇宙本源,一即氣,二即陰陽,陰陽既矛盾又融合,從而形成新的和諧,這是世間萬物、一切生靈共同的誕生和運行法則。
同樣的規則縮小到每一個生命個體,可以推導出:每一個人的生命都包含陰陽、人的精神與肉體又各分為陰陽兩方面。根據魂魄的定義,二者雖然與物質存在緊緊相關,卻並非實物,仍屬於精神層面的陽和陰。根據神魂形魄的共識,魂自然可以理解為“意識”,而魄卻不能理解為單純的“身體”,而是暗中指揮身體按照自然的規則發育,給人的成長和行動提供默認的規則和動力,確保身體各部分正確運行其技能的主使。
換句話説,就是在精神層面上控制身體(包括大腦)成長和行動的“潛意識”,西方學界認為潛意識是人的本能,由人的自主神經系統功能與宇宙法則,在人主觀操控不到的層面指揮人的活動,這一點與道家的“魄”不謀而合。故此,這是魂與魄實質上的區別。
接下來,根據陰與陽的屬性,魂與魄的其他區分就迎刃而解了。陽是天,高明、運動、温暖、向上、張揚的;陰是地,濁重、凝固、冷冽、下沉、藏受的,這些屬性,同樣作用於魂魄。《關尹子》曾系統地將魂魄與陰陽、五行聯繫起來,概括這些分別,如:“一運之象,周乎太空,自中而升為天,自中而降為地。無有升而不降,無有降而不升。升者為火,降者為水。欲升而不能升者為木,欲降而不能降者為金。木之為物,鑽之得火,絞之得水。金之為物,擊之得火,鎔之得水。金木者,水火之交也。水為精為天,火為神為地,木為魂為人,金為魄為物。”
魂魄分別從屬天和地,故一個上升、一個下沉,二者又都以人的身體為根,在人活時,都不能徹底離開人體,因此代表着五行中的木和金。《內觀經》又云:“動而營身謂之魂,靜而鎮形謂之魄。”類似的種種區別,在中醫和其他學派也有繁雜的體現,而在道家,一切都與陰陽二氣緊密相連,是同一棵樹上的分支。
三、魂與魄的關係
前文已論證,魂魄分別是人精神層面的陽與陰,支配人的意識與身體的活動。但正如經典太極陰陽圖所顯示的,陰陽無法一刀切開,而是相互附着、相互依存的。《道德經》雲:“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這是道家及道教對於魂魄關係最核心的觀點,後來道教又以此為典,設計了“守一”這一修煉方術。營即魂,道家認為,魂魄只有各司其職、相依相合,人才能存活。
人從出生開始受魄指揮着身體的發育和活動,使身體與外界接觸,將獲得的信息收納進來,然後,負責心理部分的魂再通過這些信息進行思考和判斷,以助於接下來更好地發起主觀行動。如果沒有魂,人無法進行思考,只剩下生理的本能;如果沒有魄,魂就成了斷了線的風箏,生命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因此,只有二者守一,人才為人。
魂和魄最初都是空的,隨着人的成長而充實。根據“道”所寫入的“公式”,奔跑、覓食、社交、繁衍、攻擊和防禦,這些自然生成的慾望、舉動,是由魄主導的;有了經驗、信息,大腦就開始運作,人記憶、思考、判斷、計劃,填充魂,最終形成觀念,再進一步給魄提供資料,繼續與世界進行於自身有益的身體活動, 這是由魂主導的。人從來都不能憑空思考,也不能脱離大腦繼續存活,所以,人的整個認知和生存的過程,都是由魂和魄共同運作、抱一的過程,沒有抱一,魂的動性導致其有可能遊行得太遠,難以迴歸,使人魂不守舍,意志消迷;魄的靜性導致其有可能在過度揮霍身體的情況下日漸衰弱,百毒入侵。
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環境、成長經驗不同,自然就形成了不同的個性,每個個體的魂都是不一樣的。陰屬性的魄永遠在人體內收納信息,而陽屬性的魂永遠都在運動中收集反饋信息。《白虎通》雲:“魂猶伝伝也,行不休也。”人只要活着,思想永遠不會停止,但最終還是要反饋給身體,以供魄的強化,魄主持形體,為魂提供所依的資源,故此一直有以魂守魄,以魄安魂的説法,就像樹根和樹葉,樹根紮根大地,為樹提供生命力,長出樹葉,樹葉又進行光合作用,提供能源給樹根使其更加茁壯;又像水和船,船要依託水的力量才能漂浮起來,遨遊萬里,但如果脱離了水,就毫無用處了——二者相離又必須相吸,既不同又相融,這與陰陽互根的屬性是相同的。
既然魂魄分屬天地,人死後,就會迴歸天地。“魂欲上天魄入淵,還魂返魄道自然。”陰陽循環,使得生命的繁衍無休無止,《莊子》雲:“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魂魄彼此分離後,思維和行為都會停止,一個人無論在生理還是心理上都被宣判死亡,肉體會腐爛直至消失,精神層面也因魂魄的分離而消散,魂承載的記憶、意志不會像宗教中的“靈魂”那樣得以保留,而是不復存在,完全化為氣而回歸自然,這是徹底的死亡。
與靈肉分離、死後有靈魂繼續存在的西方觀念相比,中國及道家則認為靈肉以相合為基礎,在存活的過程中不斷分分合合以充實發展,無法徹底分割,並更強調身體的重要性。最終一切又迴歸天地,如此循環往復,達成陰陽平衡,道法自然的局面。
點一下「在看」分享給更多道友,福生無量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