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中求奇,自然天成

平中求奇,自然天成

看山水,看風景,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奇峯怪石,異草異木,一種是普通的山石樹木。景也是如此,有的平淡,有的奇異。平淡的如杭州西湖、富春江,平淡天趙,明媚秀麗,一片江南。奇異的如黃山、雁蕩山、張家界、桂林等。

平淡的景,那嵐光水色,百看不厭。奇峯怪石,看久了,眼睛容易疲勞。兩種景不同,各有千秋,都能令人喜愛。只是奇異的景物,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易於入眼。平淡的雖不顯眼,但卻耐人尋味。

山水畫在意不在姿,所以,奇峯怪石,在自古以來的山水畫中很少見。人們看山水、風景,多是來去匆匆,走馬觀花,不可能久佇。看景物奇異有趣,但山水畫,掛在家中,可以長年久對,奇異的不能耐看,所以歷來畫家大多追求平中之奇。

平中求奇,自然天成

清代方薰《山靜居論畫》雲“畫貴有奇氣”,但是“不在形似之間尚奇”,而是“氣格要奇,筆法須正”。奇與靜,是畫家特定的氣質、情思、風格的表現。景平,用筆要有奇趣;景奇,用筆還須平正。

畫中的景物,要加以取捨,不可太奇,太奇了令人生厭。奇是指筆墨的變化,變幻莫測,達到“妙”的境地。所以明代董其昌提出“奇在筆墨,不在丘壑”。即丘壑不可太奇,而筆墨要有變化。一般人達不到的筆墨,就會使人覺得奇。善於用筆用墨,又表表現景物的“神”,達到“筆精墨妙”的境界就是奇。平中求奇指的雖然是畫些平常的山石景物,但筆墨精妙,能表現出山水景物的“神”,便 也是奇。

平中求奇,自然天成

山石樹木的形態,亦於平中求取變化,不可平板,筆墨精妙,又不可炫奇逞異。山水是以自然山川景物為依據,根據主題的需要,將景物重新組合創作而成的。畫中的景物須合乎自然規律,使人看來有如在紙上自然生成的感覺。

山水畫中的山石,應該有脈絡貫穿,前後左右要層次宛然,路徑水流,橋磴亭閣,扶欄石梯都要錯落有致。橋的高低,雲煙的隱現,都要很自然。山水畫中的景物,來於自然,又不同於自然,卻要合乎自然。

掌握了自然形象以後,進行藝術處理,處理好的畫面,有如天成,這才是好作品,有的畫家畫山水,山與山不相連接,前後層次、遠近距離、位置大小都欠妥當,亦無氣勢,好像一個人肢體不完,被肢解後放在一起似的,這樣的畫面就不可能生動。

初學階段,每個人都會有這種毛病發生。發生的時候,自己要逐步看出問題,加以解決。如果不認識到這種畫面上的毛病,就不會去克服。認識以後進步就快。為了克服這些缺點,應該經常把自己的作品與他人的作品作比較,又把山水作品與自然景物作比較,努力追求“自然天成”的效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992 字。

轉載請註明: 平中求奇,自然天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