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在此 篇九:又到納涼季,解謎正當時——我的推理小説入門推薦
我不算是那種非常正統的推理小説迷,最初接觸推理小説還是因為東野圭吾的伽利略系列,彼時東野圭吾還被歸為本格推理,《惡意》也的確得在推理小説界佔到一席之地。後來逐漸喜歡上推理小説,迷霧重重的案件,艱難的探案過程,個性十足的偵探們,還有讓人慾罷不能的解謎,這都不得不讓我每年都要讀上幾本推理小説。
暑熱難耐,不如窩在空調房裏,和推理小説來一場恣意的閲讀旅程,裹緊被子,抱緊枕頭,因為謎底會讓你忍不住打顫!
《無人生還》
阿加莎·克里斯蒂,粉絲們親切地稱她為“阿婆”,如果我私心作祟,那麼推理小説入門,我大概會推薦阿婆的每一本書,迷人的詭計,複雜的人性,還有可愛的波洛和馬普爾小姐。
著作等身的阿婆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推理小説:《無人生還》《東方快車謀殺案》《羅傑疑案》《ABC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控方證人》……有時候,讀着讀着,不禁感慨:阿婆把後來的推理小説家逼得太緊了。比如説東野圭吾在《惡意》中使用的敍述詭計,早在阿婆的《羅傑疑案》中就可一窺端倪。
但如果僅僅允許我推薦一本,我還是會推薦大名鼎鼎的《無人生還》:暴風雪山莊模式(或稱孤島模式)的經典開場,童謠殺人的步步緊逼,最後的無人生還的結局以及之後的解密更是讓人大呼過癮。這種極限的推理小説模式,往後鮮少有作家涉及,即便涉及,也再也到不了《無人生還》的高度。
《無人生還》數次被搬上熒幕,上一回是由BBC出品,豆瓣評分8.4,下一次將會是由《模仿遊戲》導演莫滕·泰杜姆執導,讓我們拭目以待。而且,如果有喜歡《名偵探柯南》的讀者,或許會覺得“無人生還”這一模式也分外熟悉,黑衣組織大boss烏丸蓮耶初次登場的動畫第235-238話《被召集的名偵探!工藤新一VS怪盜基德》,就是致敬了無人生還這一模式。當然,這一篇章還致敬了諸多推理小説中的經典人物、情節,這就等入了推理坑再來慢慢找彩蛋吧。
《三口棺材》
黃金時代推理三巨頭——阿加莎·克里斯蒂、埃勒裏·奎因、約翰·迪克森·卡爾。説起埃勒裏·奎因,大家也不會陌生,他的國名系列、悲劇系列被認為是古典解謎推理小説的最高水平,但個人認為,儘管解密精彩,奎因的敍述着實有些枯燥,不適合入門。
約翰·迪克森·卡爾,則似乎在中國讀者當中的認知度不如前倆位,但是卡爾在推理小説界中的地位不容忽視,他被稱為密室之王。他的經典作《猶大之窗》《扭曲的鉸鏈》《三口棺材》,無一不是推理小説迷必讀之作。如果你看過《唐人街探案3》,你應該還有印象秦風就在影片中提到過這位作家和他的“密室講義”:
“密室講義”就出現在《三口棺材》中,卡爾將其中一章命名為“密室講義”,作者在其中描述了密室殺人的各種可能性,包括兇手“脱逃”的手法、殺人的手法、製造密室的手法等等。《三口棺材》本身的案件和解密也極具可讀性,而且又是一個密室:
兩起在時間、空間上都相鄰發生的案件,其匪夷所思的程度讓菲爾博士屢屢受挫。雪地上的足跡,謎一般的遺言,恐怖的油畫,變色的大衣……如幽靈般潛入密室行兇,又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空幻之人究竟是誰?
如果你對密室感興趣,那這本書你不得不看!
《死了七次的男人》日本的推理小説發軔於江户川亂步 ,其後日本逐漸發展為推理小説重鎮,也就難怪《唐探3》裏秦風到了日本探案會那麼興奮。日本將推理小説分為許多派別,我們最熟悉的莫過於“本格推理”,即正統的、以嚴絲合縫的邏輯推演為圭臬的推理小説。
本格推理因為追求邏輯推演,所以往往會安排一些非常離奇的案件,比如在島田莊司的《占星術殺人魔法》中,謎面是這樣的:畫家梅澤平吉在密室被人重擊致死,接着是其長女在家中被姦殺,最後甚至連與他同住的六個女兒也全部失蹤。屍體陸續被發現埋在日本各地,而每個人身上都被切掉一部分!梅澤平吉遺留的手記上寫明他要依據“占星術”切下六名年輕處女各自星座代表的身體部位,再以此組合成擁有完美肉體的女性"阿索德"的製作。
綾辻行人更是在他的“館系列”中讓各類奇形怪狀的建築登場,並不時成為解密的關鍵。而這已經是被稱為克服了一些“本格派”的缺點而創立的“新本格派”。就像艾莉所説:
在我讀過的本格推理中,將刺激貫徹到底的莫過於這一本《死了七次的男人》,從名字你就可以看出這本書有多麼“離譜”:
主人公“我”會陷入“時空反覆陷阱”,要將一天循環九次才能結束這一天,並且還需要遵守一些規則。某年一月一日,“我”和家人到外公家慶祝新年,家族中各個人物逐次登場,並且當然會陷入了傳統的遺產糾紛。“我”喝醉之後醒來卻發現自己陷入了時空反覆陷阱中,依照慣例這一天必須要重複九次 。但是,在“ 第一個循環”中活得好好的外公,在“第二個循環”中卻被殺死了!“我”必須在接下來不斷重複的七天裏,找到讓外公倖存下來的方法。
可以看出西澤保彥是利用“時空反覆陷阱”製造了一個時間上的暴風雪山莊,同時又讓“我”擔任了一個救助者的角色,“我”不僅要找到“兇手”,還要能及時拯救“死者”。科幻+推理,這就讓推理小説更加好玩兒了!
《絕叫》
社會派推理,應該算是社會派文學和推理小説的交叉產物,由松本清張開創,興起於20世紀五十年代的日本。即便後來受到了新本格派的衝擊,社會派推理時至今日仍然活躍在日本推理小説界。
日本“社會派”推理小説,改變了以往的推理小説偏重案情剖析,忽視表現人與人思想感情的缺陷,在保留嚴密推理的基礎上,重視挖掘案情發生的動機,追究犯罪的社會原因,並以社會現實生活為背景,展現了政界、商界、金融界、乃至國際間複雜的鬥爭。——引自百度百科
儘管社會派推理傑作甚多,比如松本清張的《點與線》、宮部美雪的《火車》但是讓我來推薦一本入門社會派推理小説,似乎沒有很多選擇。因為社會派推理往往揭露當時當地的社會問題,時過境遷,很多社會問題不再成為問題,或者已經沒有吸引力。
所以,我選擇了一本去年才在大陸出版,已經躋身豆瓣社會派推理TOP10的《絕叫》,而且豆瓣評分8.7,在豆瓣社會派推理TOP10中僅次於《白夜行》。
當時《絕叫》吸引我的原因是因為推薦語將其稱之為暗黑版《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但是讀過之後我才知道,《絕叫》的主人公不止是“松子”,她還是《白夜行》裏的雪穗。讀者看到她沉淪的過程,或許會意識到每個人都可能被戀情、工作,甚至只是單純的無理暴力,拖向被權力壓榨的無盡深淵。
推薦《絕叫》的理由不止是它揭露了社會醜惡的一面,更因為它也讓你感受到推理小説的快感。故事開頭,鈴木陽子的屍體被發現,於是兩條敍述線開始行進,一條是警察調查屍體案的來龍去脈,一條是鈴木陽子的人生經歷,最終匯於一處,揭開謎底,令人驚歎。
比起社會派推理更不像推理小説的,應該就是硬漢派偵探推理小説。我記得我第一次讀《漫長的告別》的時候,讀完滿臉疑惑,這就完了?我承認小説很有魅力,但是這是推理小説嗎?是的,有案件發生,但是我卻沒有解密的快感。直到我開始讀“紐約犯罪風景的吟遊詩人”勞倫斯·布洛克的作品,我才開始感受到硬漢派的魅力。
美國1929年出現了經濟危機,接連幾年陷入了嚴重的大蕭條,社會風氣日趨腐化墮落,黑社會勢力也隨之猖獗,社會名流、律師乃至執法當局也與他們同流合污,狼狽為奸,暴力犯罪事件層出不窮,傳統的道德準則趨於崩潰,法律和秩序成為一句空話。硬漢派的私家偵探便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中挺身而出正直剛強地為社會伸張正義,但是他們又多多少少帶有一種憤世嫉俗的心態。哈特和錢德勒所塑造的就是這類私家偵探的形象。因此可以説硬漢派偵探小説或多或少具針砭世態的含意,現實主義色彩濃厚。他們的創作手法也獨具一格而不落俗套,例如,為加快情節節奏,往往不注重小説場景的描繪和人物心理的描述,然而這種簡潔的敍述和機智雋永的對話卻又把小説寫作藝術和美學價值提升一個新高度,非一般偵探小説或其他通俗文學樣式所能比擬的。——引自百度百科
勞倫斯·布洛克在他的馬修·斯卡德系列裏塑造了一個極具個人魅力的偵探——馬修·斯卡德,他曾是一名警察,在《父之罪》登場的時候他還是一個酒鬼,他需要面對自己的困境,他又要像一隻咬住骨頭就不鬆口的狗一樣去尋找血案真相。馬修·斯卡德登場的作品中最有名的莫過於《八百萬種死法》,即便你沒有看過,也一定聽過這個讓人有點毛骨悚然的書名。去年,我把這本書作為禮物送給朋友,他半夜打開快遞的時候嚇了一跳。但是,我仍然要推薦《父之罪》,馬修·斯卡德初登場的作品,作為系列作品,從中間開始看肯定會有點摸不着頭腦,而且《父之罪》篇幅不長,僅十萬字左右,作為入門讀物再合適不過。讀過馬修·斯卡德,再去讀雷蒙德·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長眠不醒》,我才體會到作品真正的魅力。
上世紀70年代的紐約,一名妙齡女郎慘 死在格林威治村的公寓裏,整張牀成了血海;與她同 住的男孩渾身是血衝上街頭,被當作兇犯抓了起來, 隨後在獄中自盡。女孩的父親找到斯卡德,希望瞭解 自己的女兒到底是什麼人,為什麼招來殺身之禍……